朱启钤先生
本次金字塔所呈现的另一件永乐御制袈裟,和孤品甜白爵杯堪称是永乐双璧。此件御制云锦龙纹袈裟当为明早期宫中之圣物。袈裟中部绣有五爪金龙十四条,乃表九五之尊,而边缘两旁各绣有九条五爪龙,其间饰有“祥云”及“海水江崖纹”,是为“褔山寿海江山永固”之意。据史料记载,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颁布法令:“官员人等,衣服、帐幔,并不许用玄、黄、紫并织锦龙凤文……官民人等,所用金银磁碇等器,并不许制造龙凤文……所用床榻,不许雕刻龙凤。”明太祖朱元璋将龙袍确认为皇帝专属朝服,亦规定皇帝袍服上龙有五爪,任何人不得擅用绣有龙纹之服饰。皇帝有时会赏赐绣有龙纹的衣袍给王公大臣,但只可称“蟒袍”。此件袈裟的云锦上所饰的龙纹,均为五爪龙,故此物的拥有者必为皇帝无疑。
此种形制的袈裟凤御九龙,称为“百衲衣”。前文提及此物必为皇帝所用,纵观中国历史,拥有“僧人”、“乞丐”、“九五之尊”三重身份者,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朱元璋幼时贫穷,至正四年入皇觉寺凤御九龙,后因饥荒离寺托钵流浪,最终在因缘际会之下成为了天下之主,如此一件云锦龙纹袈裟又何尝不是朱元璋一生的写照呢?而永乐皇帝一生更是笃信佛教,这不仅仅与帮助其问鼎天下的首席谋士姚广孝有关,永乐皇帝更是把佛教作为四海归一的重要媒介。
云锦盛产于南京,是中国传统丝织艺术品,一般用金线、银线、铜线、蚕丝、绢丝和各种鸟兽的羽毛织造而成。而南京云锦最大的特点是大量用金,细观此物,金光闪闪,用金量十分惊人,实属宝物。
福建省宁德市支提山华严寺藏袈裟
现收藏界,大博物馆,名寺及两地故宫,明代锦襴袈裟可谓凤毛麟角,据考证;现在存世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一件明代“紫地唐草纹印金九条袈裟”,是现在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之一。无独有偶,福建宁德支提寺也珍藏着一件神秘的袈裟。这件袈裟被称为“五爪金龙紫衣袈裟”,袈裟上有九条金线织成的五爪金龙,距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按《支提寺图志》记载,这件袈裟为明万历帝所赐,是明早期御制的稀世珍品。比对之下,金字塔的这件袈裟应是明永乐之前制作的宫廷御用珍品,珍贵之极。
LOT 2030
清乾隆宫廷 铜鎏金大威德金刚
铜 高:54厘米 宽:38厘米
估价 RMB 3,200,000-4,500,000
来源:1. 北京瀚海 2007 秋季拍卖会 LOT2123 18 世纪 大威德金刚
2. 本件拍品在美国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 (Himalayan Art Resource)著录 编号 44024
佛像是金字塔拍卖的强项,本次所呈现的几件重要造像都极具特色,以下为朋友们先睹为快其中的几尊。大威德金刚是格鲁派密宗所修本尊之一,藏密视为文殊菩萨的忿怒相,各派均修其法,说到大威德金刚,近两年来最具传奇色彩的无疑当属在德国纳高拍出亿元人民币的一尊成化宫廷大威德金刚。
德国纳高 明成化宫廷 铜鎏金大威德金刚双修莲座立像
成交价 1230万欧元
金字塔本尊呈左展姿站立,九头三十四臂,九头表示九种镇压阎王的经咒,分三层排列,正中最大最高的头为水牛角的大水牛头,代表幻身与明光的教法,血盆大口,象征阎王;中间有一头如来相, 象征着他是阿弥陀佛化身而来。
大威德金刚信仰,在乾隆朝达到最盛。《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记述,北方蒙古准噶尔部入侵之时,乾隆皇帝诏命“章嘉国师、噶勒丹锡埒图、济隆活佛”三位上师举行了“吉祥大威德金刚威猛烧施法事”,不久敌方溃败而“准噶尔和回回两部的地方都归于大皇帝的统治之下”;并且将乾隆皇帝称为「文殊菩萨大皇帝」,肯定了乾隆于藏区的统治。
故宫梵宗楼藏 大威德金刚像
在乾隆三十三年,故宫雨花阁西北角奉旨建梵宗楼,梵宗楼为宫廷的“雅曼达噶坛”之一,即为祭祀大威德金刚的坛场,一层供奉文殊师利数尊,二层供奉大威德金刚,中心像高达1.72米,英武摄人,可见大威德主尊在乾隆一朝是皇权威严,镇叛乱复安定之象征。
LOT 2037
清雍正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
款识:大清雍正年敬造 高30.5厘米
估价 RMB 1,200,000-1,600,000
清宫崇佛之风盛行,康、雍、乾三帝佛学造诣颇深,信仰弥笃,加之国运昌隆,宫中佛像之造作以此三朝为盛。清代宫廷的金铜佛像以小型像为主,由中正殿画佛喇嘛先画纸样,再塑蜡样,经皇帝审阅后交造办处铸造、加工,参与造佛的还有章嘉、土观等驻京大喇嘛,像造好后请大喇嘛装藏、开光、供入佛堂。宫廷造像选材贵重,做工精细一丝不苟,形态端庄,线条流畅精确,打磨光滑,镀金亮丽,比同时期藏地造像更为精细,形成具有汉、满、蒙、藏等多种艺术因素的独特风格。
清雍正 “大清雍正年敬造”款
本尊莲座后方由右至左刻“大清雍正年敬造”,下方刻藏文“༄༅། གསེར་ཟངས་ལས་གྲུབ་པའི་ཤཀྱ་མེུའི་སྐུ་།།”意为“金铜质的释迦牟尼佛”。
雍正“果亲王允礼”造 铜镀金金刚不坏佛首都博物馆藏
这尊佛像流畅的身体线条和精湛的工艺体现了清代北京宫廷造像的鲜明特点。其风格既有别于康熙宫廷造像,又不同于乾隆一朝。通过观察对比首都博物馆藏清雍正果亲王允礼造铜镀金金刚不坏佛,我们可以发现这尊释迦牟尼多处与雍正一朝造像特点一致。一是佛的面部饱满,上眼睑呈弧形,高挺的鼻翼刻出鼻梁,唇线优美,其次是台座的莲瓣, 欣长饱满,富有典型时代气息。并且款识的刻划、字体结构如出一辙,细节表现细致,小中见大,与首都博物馆清雍正金刚不坏佛一脉相承。
北京保利2016年春季拍卖会 LOT 7386
清雍正 绿度母 成交价3795万人民币
市场上雍正宫廷造像出现并不多,2016年北京保利春拍一尊雍正绿度母拍出3795万元人民币,可作比对。
LOT 2029
清康熙宫廷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
款识:南无释迦牟尼佛;大清康熙二十四年三月十八日诚
高19.5厘米
估价 RMB 1,600,000-2,200,000
清代藏传佛教的兴起在康熙一朝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早期有孝庄太皇太后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后来有哲布尊丹巴的指导与宣传, 康熙帝本人就是在这种潜移默化中,由一名非信仰者,变成了虔诚的佛教信徒,并且在宫中设立“中正殿念经处”,负责宫中藏传佛教事务,主管宫廷喇嘛念经,并兼办佛像的铸造。
康熙宫廷佛像的佛衣吸取了明代造像的特点,线条流畅排布,塑造出纺织物的垂坠感,在佛衣的边缘和裙角喜用阴刻花纹。此尊佛陀身披袒右肩式田相袈裟,腰系长裙,衣褶贴合身体结构,弧线如行云流水,纹线分布优美,造型立体灵动,将衣料柔然、垂坠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莲座上两处刻有铭款:一处在座面上,自左至右阳刻一行汉文佛名——“南无释迦牟尼佛”;一处在背面座面,自左至右阴刻一行汉文“大清康熙二十四年三月十八日诚”。
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万寿图》卷 局部
康熙二十四年即1685年,农历三月十八,正值康熙帝的诞辰,万寿盛典,普天同庆。而康熙二十四年正月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曾表示“所以膏泽吾民以及蒙古诸部落,使咸寿考康宁者,则不能无望于佛之庇佑焉”。
首都博物馆藏 清康熙二十一年款 铜镀金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此尊造像品相完美,且保有原封底,正中錾刻十字金刚杵,周边可见均匀分布的剁刺,剁口残余护封时所用的朱砂痕迹,对比首都博物馆藏清康熙二十一年款铜镀金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此尊在工艺、品相、 艺术质量上的优势得天独厚,不仅袈裟法衣采用满錾刻手法装饰,手中佛钵、额间的白毫保存完整,法号刻款以失蜡法铸造而成,十分罕见,堪称是是工艺最为精美的康熙纪年造像之一。
LOT 3102
明 铜鎏金观音菩萨坐像
总高:54厘米; 观音:33厘米
估价 RMB 800,000-1,200,000
此尊为一尊典型的汉传佛教崇奉的佛像,左手托水盂,右手持柳叶,做出以杨枝醮水向外挥洒的姿势,表示以大慈悲遍洒甘露水,为众生消灾避难,戴花冠,中有化佛, 这是观音菩萨的重要标志。
面相丰颐圆润,神态慈和宁静,典型的明代中期汉地造像面相特征。衣缘錾刻各式吉祥花草,纹样清晰精美,显示出昔日匠人运用高超的写实技法,虔心而制。
本像衣纹细节与同时期官窑瓷器之对比
我们可以从同时期的官窑瓷器上看到相同纹样。衣褶布排有序,衣纹流畅自如,厚重写实,极富质感,继承了汉地造像注重衣褶刻划的传统。
首都博物馆藏 明 铜镀金 阿弥陀佛像
鎏金造像在整个明朝来说,相对较少,但凡鎏金,均有“金水厚重,色显红色”的特点。此尊观音菩萨通体鎏金,虽年代久远而未脱落。如此工艺精湛、大体量造像显然不是一般民间工匠所为,应当出自皇家大型佛教寺庙及其铸造场所。明代宫廷非常推崇佛教,还为此在宫中专门设立了佛作。专门为皇家打造官作佛像。
LOT 2063
清乾隆 玲珑馆“陶嘉书屋”款银辅首门环一对
款识:长春园玲珑馆陶嘉书屋、乾隆造办处庚午年制
高:25cm;直径:15.5cm;重:3520g
估价 RMB 1,600,000-2,200,000
来源:北京翰海2014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LOT3369,成交价RMB 11,500,000
此对银质兽面辅首门环,是为清代皇家园林禁宫之内的特制器物,通体高二十余公分,以纯银打造,以如此贵重的材料打制门环,充分彰显了皇家的威仪与实力,其整体风格取材战国至两汉时期铜器兽面辅首衔环的式样,同时加以了艺术上的创新。
这对门环在造型上参考了高古时期的辅首设计,其风格可以在考古出土的实物中得到印证。而此对辅首兽面门环所在之长春园玉玲珑馆,主体部分兴建于乾隆时期,玉玲珑馆为长春园内的一组建筑。银铸乾隆长春园铭文辅首门环现存者共5只,其规格均为26~27公分,硕大无比,后来者均无此尺寸。5只辅首门环最初发现于欧洲,其中一只于1995年被国家博物馆购藏,藏家手中收藏4只,归国前此位藏家转让了一对门环与友人,这对转手的门环于苏富比2003年秋季拍卖会上出售,成交价678万港元,创下了中国银器拍卖纪录,并一直保持到了今天。
国家博物馆馆藏银铺首
国家博物馆藏银辅首形制、尺寸、以及用料等都与此件拍品极为相似,国家博物馆所藏铺首是劫难后残存的长春园画玲珑馆陶嘉书屋门上的遗留之物。在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圆明园内中国庭院遗留下来的建筑配件极为罕见。
Lot 2011 明正统 青花宫苑楼阁高士图花口大碗 高:13cm;直径:30cm 估价:RMB2,800,000-3,800,000 来源:北京保利,2019 年 12 月 4 日,lot5678,成交价 414 万 记录:香港苏富比,2007 年 10 月 9 日,Lot1556
Lot 2011
明正统 青花宫苑楼阁高士图花口大碗
高:13cm;直径:30cm
估价:RMB2,800,000-3,800,000
来源:北京保利,2019 年 12 月 4 日,lot5678,成交价 414 万
记录:香港苏富比,2007 年 10 月 9 日,Lot1556
明代宣德之后成化之前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共 28 年,历时虽短暂,但政局动荡,至今未见书写三朝年号款的实物,故古陶瓷学界称之为“空白期”。本品青花色泽浓妍鲜丽,画笔灵动,云纹的轮廓线宽广,沿着粗线内侧再用细笔划数层连接的弧状云纹或涡状云,至景泰以后,演化为弹簧状,而且,笔法也更加泼辣恣肆,层数也更多,日本陶瓷界称之为“云堂手”,为空白期三朝所独有。
LOT2011 碗心图
所绘人物大都活动在云雾幻境之中,仙气飘逸,一洗明初瓷绘人物题材的拘谨与生硬,予人深刻感知窑工自由创作、无拘无束的惬意。
LOT2011通景图
本品保存完美,品质佳良,与宣德时期御瓷几无差异,依然秉承御窑之工艺烧造,空白期三朝官窑烧造依然断续进行,并非全部停止。例如《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六年(1441年)五月己亥“行在光禄寺奏……其金龙金凤白瓷罐等件,令江西饶州府造”。又《明史食货六·烧造》载,正统六年“宫殿告成,命造九龙九凤膳案诸器,既又造青龙白地龙缸。王振以为有璺,遣锦衣指挥杖提督官,敕中官往督更造。”
徐展堂先生“在望山庄”珍藏
徐展堂先生旧藏一件相类似的空白期青花碗。两者在画工、青花发色等方面均极为相似,所不同的是,徐展堂旧藏者高士人物画在碗的外壁,而金字塔本品则是在碗心绘就人物,二者相得益彰。
Lot 5163
清乾隆 宫廷御制仿古白玉雕饕餮纹双象耳盖瓶
高:32cm
估价:RMB 1,500,000-1,800,000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加站长微信免费获取积分,会员只需3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thumbx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