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克威(湖南大学)摄
很多研一新生也许已经请教过学长学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注意哪些重点?转专业读研的,要读哪些文献来进行专业知识的“补课”?跟着导师做课题的,如何成为导师的科研小助手?想以后继续读博的,要怎样在硕士阶段写论文、做科研,“攒”学术履历?这些问题的解答,都离不开学术搜索。
关于学术搜索,研究生最应该知道的事,主要有三点:一是要有学术搜索意识,意识到学术搜索是打开学术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需要学习;二是熟悉学术资源,即学术搜索的范围,这对于获取学术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至关重要;三是了解搜索的策略和方法,这对于获取学术信息的精度和高度非常重要。
学术搜索意识
“世界那么大深度学术搜索,我要去看看”,你也想去看看学术世界吗?学术研究,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走得更远。
通过学术搜索,可以获知当前研究基础是什么:已有哪些研究方法?已有哪些研究成果?当前研究现状是什么:当前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当前的研究热点有哪些?研究趋势是什么:前人与同行研究的失误和不足在哪里?可能的研究方向在哪里?我能在此基础上做什么?
学术搜索、文献调研是学术创新的基础,它提高了我们的研究起点,提供研究思路,逐步确定创新点,节约研究时间。
《科研的信任》研究报告显示:平均而言,研究人员每周用来搜索研究文献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而阅读文献的时间则超过5个小时;2011年至2019年,研究人员阅读的文献数量减少了10%,但用来查找文献的时间却增加了11%。研究生应该意识到学术搜索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么简单,不要想当然以为自己的搜索结果就是全部,我们所看到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学术搜索是很复杂的深度学术搜索,需要进行系统学习。如果对于学术搜索不重视、不了解,只是埋头苦干、闭门造车,很可能会做重复或无意义的研究。
学术搜索资源
学术搜索的范围很广泛,不能只依赖单一的网络或纸本书,而是要全面查找:图书馆纸本资源、图书馆电子资源(即各类数据库)、网络免费资源,一个都不能少。
一、数据库与学术搜索引擎
一般来说,数据库是指收录学术信息的各类数据库,包括期刊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图书数据库、引文数据库、统计数据库等。还可以分为图书馆购买的商业数据库和图书馆的自建数据库,其中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是获取学术信息的主要来源。但请注意: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免费的,也不是可以随意访问的,而是有访问权限的。当你是该图书馆的用户,就可以免费使用和下载全文。学术搜索引擎则是指搜索学术信息的引擎,以期刊论文为主,还包括图书、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学术搜索引擎一般跟知名的数据库商建立合作,但并不直接提供这些数据库的全文。好消息是,部分搜索结果有免费全文可供下载,这些免费全文是由学术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到的。
二、你和免费只差一张读者证的距离
学术搜索引擎的结果并不是都有全文,数据库又需要访问权限,那么,怎样才能访问这些数据库呢?
据说有同学很“机智”地觅得了几个“秘诀”:借用高校在读的某同学的账号和密码;到某论坛找网友发的数据库的账号和密码;到“万能”的淘宝购买数据库的账号和密码……这些“秘诀”是数据库的正确打开方式吗?不!我们有更正规的方法。
1.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
很多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资源(如有的高校图书馆购买了上百种数据库),但是有些研究生对自己所拥有的“宝藏”资源不甚了解,更不要说利用好这些资源了。作为研究生,应该知道自己学校图书馆有哪些资源,如有哪些中外文数据库、有哪些珍稀馆藏。
注意:高校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仅供本校学生在校期间免费使用,因此,免费是有期限的。当毕业离校,你就不再有权限继续免费使用。
2. 善于利用公共图书馆
以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为例,只要你成为这些图书馆的用户(详见这些公共图书馆的官网),就可以一直有权限免费使用这些数据库。
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所属高校的图书馆,都花了大量经费购买数据库,当是这些图书馆的用户时,你拥有的读者证,不仅是免费的,更是超值的,因为图书馆可能花了几千万元购买数据库,让你一不小心就坐拥数千万,一定要好好珍惜,可千万不要熟视无睹呀。
学术搜索策略与要点
一、学术搜索的策略
常听有的同学说,找学术文献这谁不会啊?上网去百度一下,到知网搜一下,有什么不能解决的?这些同学有所不知的是,学术搜索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搜索步骤,只有通过不断地调整,才能最终取得所需的结果。
搜索步骤的每一步都可以进行调整,即:①明确信息需求;②选择信息源;③选取检索词,扩充近义词;④明确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编制检索式;⑤调整搜索策略,根据结果来选取①②③④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进行调整。调整搜索策略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许要进行多次调整,最后才能获得较理想的结果。
二、学术搜索的要点
网络的海量信息呈现在我们眼前,学习搜索各种信息,以及鉴别和筛选信息,可以助力我们畅游信息海洋,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便能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能否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将决定一个人掌握有效信息量的高度、广度和深度。
关于学术搜索,要明确四个要点:全面、准确、新颖、权威。这四个方面不是同时做到百分之百,而是一个递进关系,先全面再准确,然后,在全面到准确的基础上,兼顾新颖和权威。
1. 全面
首先,要全面地选择各类信息源,不仅有电子资源,还有纸本资源;不仅有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还有网络免费学术信息;不仅有中文信息源,还有外文信息源;不仅有期刊论文,还有图书、学位论文等,缺一不可,不可偏废。以此全面了解与自己课题相关的领域,以及各种不同的观点。全面了解信息后,可能得出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结论,也可能会发现,之前信息获取不全面时,得出的结论是以偏概全的,甚至错误的。
然后,在所选信息源中进行检索也要全面,即要使用全面的检索词、近义词及其逻辑关系,检索与自己课题相关的全面信息。
2. 准确
选择合适的信息源,是找到准确信息的第一步,也就是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信息源选错,再好的检索技术都是徒劳。了解各个信息源的功能和优势,要利用各个信息源最擅长的功能,不要把某个信息源的附加功能当作主要功能。比如,查找纸本文献,应该选择使用书目系统或联合目录;查找电子全文,应该选择全文数据库;查找高被引论文,应该选择引文数据库。
在所选信息源中的检索也要准确,要使用准确、规范的检索词及其逻辑关系,检索与自己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
3. 新颖
当需要查找最新学术信息时,要选择更新的信息源。查看最新的图书和期刊论文,就可以了解最新研究进展吗?不一定。其实,图书出版周期长,信息比较滞后;期刊论文相对科研前沿来说,也不够新颖;而科学家、学者或科研团队的网站、博客、微博或微信公众号等,以及相关新闻,就比图书、期刊等更快速更及时。某青年学者曾跟踪一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当看到该团队一篇最新发表的专业论文时,他发现在两年前,新闻报道就已经介绍了该团队的这一研究动向。
还要在所选信息源中选择最新的检索结果,从而获取最新研究信息,追踪最新进展,及时跟进最新研究,紧跟专业领域的研究前沿。
4. 权威
面对海量的学术信息,要首选权威的信息源。如当需要查找统计数据或法律法规条例时,首选政府网站或知名的数据库,而不是只查搜索引擎或网络百科之类。
想在所选信息源中选择权威的检索结果,要选择权威作者、权威期刊或出版社、经典论文或图书等。当今学术信息日益丰富,但同时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可靠的、确凿的,因此,需要分析、筛选所获取的信息,首先阅读由权威作者撰写、权威机构出版的高质量论文或图书等,这样,才是真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做进一步的学术研究。
这篇短文,只是研究生认识学术搜索的第一步,大家可以通过相关书籍或课程,进行系统学习。学术搜索可以为你的学习和科研“插上翅膀”,祝愿大家在学术世界展翅高飞!
END
猜你想看
来源 | 中国研究生
排 版丨孟 静
校 对丨赵世伟
审 核 | 居再宏 徐佳李闰月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加站长微信免费获取积分,会员只需3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thumbx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