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字关注,回复“1”领取今日锦囊参与签名书抽奖
商业洞察丨 作者/刘润 整理/程志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360篇原创文章
富士康在用人旺季制造业,每成功推荐一个工人最高奖励 2500 元,用工急的部门还会提高价格。
但 2 月是传统的订单淡季,负责招聘的施纬却明显感到招人形势大不如前。
“来找我的人明显减少,少的不是一丁半点,而是对半减少。”
“早知道这样,春节我就不回家了……”施纬已经兼职网络招工三年,这样的情况还是头一回碰到。
“这是一个例外。”施纬强调。[1]
可这真的是一个意外吗?招工难仅仅是富士康一家制造业公司遇到的困境吗?
—1—
广州海珠区大塘村每年都会有沿街招工,现场的招聘人员,远多于应聘者,招聘人员与应聘人员比例竟然达到了 10:1。
是制造业开的工资太低了吗?有老板表示,日薪开到 600 元了,应征者也寥寥无几。
工人,一般一个月勤快点的,可以达到 1 万至 1.2 万元。
招工太难了![2]
这是很多制造业老板或者负责招聘的人心声。
无独有偶,CCTV-4《中国新闻》栏目也报道了目前制造业遇到了“招工难”考验。
可见,这不是富士康一家制造业企业的困境,是大多数制造业都面临的困境。
那人都去哪了呢?
—2—
我在2018年12月30日的文章《》提到:
外卖今天在跟谁抢人呢?其实外卖是在跟中国制造业抢人。
中国的制造业现在招人是非常非常的艰难,招人成本也变得越来越贵。
这就导致大家的工资会越来越高,生产成本和服务成本也会变得越来越高。
▲点击图片阅读
在美团点评发布的《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中提到,31%的骑手来自去产能产业工人。[3]
那么,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打工吗?
工资也不低啊……是这届年轻人不行,是90后吃不了苦了?
—3—
确实,制造业如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作时间长、强度大。
可送快递、送外卖,一样风里来雨里去,也不一定比在制造业的工厂里轻松多少。
有报道采访快递员、骑手指出,因为相对于在制造业打工,送快递的工作时间更加自由,劳动强度可以由他们自己掌控。
经常读我们文章的读者一定对马斯洛需求理论很熟悉,现在的年轻人对精神追求也就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自我实现需求要求更高。
相对于工厂里的流水线,每日重复的机械性工作,送快递的年轻人,每天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握自己的时间,通过努力,获得较为丰厚的报酬,还可以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这样的解释也有一些道理,可这真是年轻人现在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打工的根本原因吗?
——
我经常说,一切商业的进步只有一个方向:更高的效率。
相对于制造业,送快递、送外卖所处的互联网行业明显有更高的效率。
前两天在进化岛上,有个人问我说,有没有什么行业是好的?
当然有行业是好的,虽然现在经济大环境不是很好,但是相对来说,也有相对较好的行业。
那么,什么样的行业好?
——
行业本身创造了效率优势的话,就是好行业。互联网行业相对于制造业就创造了效率优势,它就好。
好,意味着什么?
好,就意味着可以给工人付更高的工资,因为互联网在别的地方创造更大的效率优势。
这也就意味着工人一定会往效率优势更好的行业发展,年轻人也就从制造业往互联网带来的外卖行业发展。
这个世界上没有甲方、乙方,只有交易双方,掌握稀缺资源的一方,就是强势的一方。
打工者和公司、工厂的关系,是一个合作关系。
我被你选,我就便宜,你被我选,我就得定更高的价格。
——
更高效率的互联网快递、物流行业的用工需求激增,这让以前从事制造业的工人就有了选择权,他一定会从低工资、低附加值的工种,转变到高工资、高附加值的工种。
可为什么,年轻工人就成了掌握稀缺资源的一方?
我们明明有 14 亿人。 在我们以往的印象里,一直是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怎么现在就可以挑肥拣瘦,有选择了呢?
—4—
为什么年轻人现在有了选择权,成为了掌握稀缺资源强势的一方?
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就要再往下挖,梳理出这个现象背后最底层的逻辑。 底层逻辑就是最近人口结构的变化,年轻人口的减少。
我们在《5分钟商学院》,2016年的10月份就讲过一节课,叫做人口抚养比。
中国的人口抚养比正在从 9:5 变成 5:9,中国人口正在从 9 亿人养活 5 亿人,变成 5 亿人养活 9 亿人。
据国家统计局年初发布的中国人口数据显示,2018 年全年出生人口 1523 万人。
而据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净增人口世界占比显示,中国的净增人口仅占全世界的不到 10%,别忘了作为 14 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占全世界人口 70 多亿的接近 1/5。
占全世界人口接近 1/5 的人口大国,每年净增人口不到 1/10,这个事情就变得极其的恐怖了,将极大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甚至我们每个人方方面面。
为什么? 这就要我们站在上帝视角重新审视一下人口问题。
整个全球经济的发展大概有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资本积累,第二要素是人口的增长,第三个要素是技术进步。
过去英国的繁荣,我认为根本原因是资本的积累,而后来美国的繁荣则是因为科技的进步。
中国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国,即使在我们看来相当屈辱的鸦片战争的 1840 年,中国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国。
据 Peter Brecke 估算,1840 年的中国的 GDP 比例占到了全世界的 37%。
1840 年全球总人口才达到 12 亿人,而当时中国已经有接近 4 亿人,是世界的 1/3。
财富是由人创造的,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巨大,这是中国历史上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经过 40 年改革开放,经济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外很多经济学家研究中国到底是怎么成功的?
这么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确实有很多战术上的一些原因,但是本质上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有巨大的劳动人口。
而现在,劳动力人口、年轻人越来越少的趋势不可逆转,所以年轻人也就有了选择权,成为掌握稀缺资源优势的一方。
他们也就自然而然选择从低工资、低附加值的工种,转变到高工资、高附加值的工种。
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少,除了制造业,所有的低端劳动力所在的行业,比如说服务员、银行的柜台、客服中心等等,都将面临“招人荒”。
年轻人不会再到商场里面去卖东西,然后拿几千块钱一个月。
银行的柜台更是这样,每天就是做做单据、数钱。钱又不是他的,每天数啊数,有什么意思?
还要搞个数钱比赛,这事已经毫无意义了。
呼叫中心的客服等等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5—
难道这些人都要去送外卖、送快递吗?
当然不是。 快递这个行业,现在看起来好像占了一个优势,但是随着人口越来越少,快递价格也会越来越贵,它效率优势就减弱了。
送外卖、送快递也是技术含量并不那么高的职业。
所以在西班牙世界零售大会上,刘强东说:
未来京东,百分之百无人化运营,未来的京东将是一家自动化运营的公司;十年内,京东员工将从现在的 16 万减少到 8 万。
海底捞才会打造“无人餐厅”。
—6—
基于中国的人口结构变化,年轻人越来越少这个大前提,制造业到底该怎么办?
在 2015 年度大会上,郭台铭对外宣布将于 2020 年实现 30% 自动化。
2016 年,富士康宣称,已在大陆工厂部署了 4 万台机器人,分布于郑州、昆山、嘉山等生产基地,替代工人从事肮脏、危险和无聊的工作。
除了提高自动化水平,还有什么办法?
去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 富士康频频传出将在越南、印度等地建厂的消息。
对我们从事制造业的朋友来说,我们要把自己的品牌价值、创造价值等核心资产保留在国内。
把低附加值的生产部分让它走出去,去菲律宾去开厂、去缅甸、越南去开厂,甚至到美国,到欧洲去开厂,中国制造应该是干这些事情。
在去年得到的线下大课上,一位制造业的学员问我,面对人工成本上升,该怎么办?
我给了他三个建议:
按人力成本将在 15 年内增长 3 倍,套入财务报表制造业,看自己的企业是否还能盈利;
找便宜人工成本市场,或引入便宜人工成本:如印度,东南亚等;
升级品牌,拥有定价权。树立口碑,提升溢价能力。
—7—
施纬的富士康同事章鑫,即将在富士康做满 10 年。
作为老员工,面对郭台铭的野心,实现 30% 的自动化生产,章鑫毫不担心。
有些东西,机器还是无法完成的,人还是完美的。
真的是这样吗?
不一定。
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
第一个逻辑,也是最底层的逻辑是中国的人口结构问题,年轻劳动力人口越来越少。
基于这个逻辑,年轻人就成了掌握稀缺资源的强势一方,有了选择权,谈判筹码升高。
第二个逻辑,谈判筹码升高会有什么结果?这必然会带来年轻人从低效率行业向高效率行业的转变。
所谓低效率行业,就是这个行业是要靠每个人工来创造价值的,而互联网是高效率行业,它靠算法,靠机器的报价,比过去的制造业的行业效率更高。
而未来什么企业效率更高?
一定是用自动化机器代替人工的企业效率更高。
最后,我想对所有从事中国制造业的朋友说——
都说 2018 年很难,面临“招工荒”、订单减少、人工成本上涨等问题。
如果我们不做一些改变,2019 年很可能会更难。
所有人都能考 95 分以上,对考 99 分的不公平。
只有大部分人 60-80 分,少部分人 80-90 分,甚至有一些不及格,优秀的人,才能在差距中“突围”。
猪如果都能飞上天,鹰是无法体现优势的。
祝福所有制造业的朋友们涅槃重生,面对严峻的人口结构变化,成功突围。
也祝福所有年轻人能不断提高自己能力,去从事那些高附加值,不能被机器、自动化所取代的岗位。
参考文献: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thumbx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