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有时会听到医生向药房询问是否有白蛋白供应,然而白蛋白此种「供不应求」的现象背后却隐藏着不少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以下白蛋白使用的误区你是否也遇到过?
白蛋白最常见的使用误区
根据国内多家医院及学者的研究,目前临床上普遍存在白蛋白滥用、误用情况,归纳起来,主要的使用误区包括:
误区一:做为肠外营养补充剂
由于白蛋白缺乏色氨酸,其营养价值很低。在费用效益比方面更远低于平衡氨基酸制剂。
误区二:低白蛋白血症的补充
只要肝脏合成功能正常,在控制原发病后,补充充分的氨基酸,血白蛋白水平可自行恢复。盲目补充白蛋白反而抑制白蛋白合成,增加其降解。
误区三:促进伤口愈合
一些外科医生认为白蛋白可提高胶体渗透压,减少伤口水肿,促进愈合。但循证学证据表明,白蛋白不能改善原发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误区四:危重患者抢救
有些医务人员习惯于对各种危重患者使用白蛋白,认为能提高免疫力,改善全身状态。但并无循证学依据表明白蛋白对危重疾病有特殊治疗作用,相反,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增加死亡率。
白蛋白应用的循证研究
1. 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首选晶体液,可合用非蛋白胶体液(下文简称胶体液)。后者的费用效益比优于白蛋白。如患者需限钠或对胶体液有禁忌,可使用白蛋白。
2. 非失血性休克:晶体液为一线用药,胶体液用于存在肺毛细血管渗透或外周水肿时,如有胶体液禁忌,可使用白蛋白。
3. 肝切除手术:如切除体积>40%,推荐使用晶体液维持血容量,使用胶体液及白蛋白亦可,取决于剩余肝脏的功能及血液动力学情况。
4. 热损伤:最初 24 h白蛋白,仅使用晶体液。胶体液的使用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烧伤面积>50%;超过 24 h;晶体液不足以维持血容量。出于费用考虑,推荐使用胶体液,有禁忌时使用白蛋白。
5. 脑缺血:胶体液对缺血性中风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效。
6. 营养介入:白蛋白不应做为肠外营养物质,除非严重腹泻并有肠道营养不耐受,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显著腹泻(>2L/d);血白蛋白<20 g/L;短肽类肠营养剂无效;可排除腹泻的其他原因。
7. 心脏手术:美国相关指南中建议术后扩张血容量,首选晶体液,继以胶体液,最后使用白蛋白。也有学者术后首选大剂量白蛋白进行大体积置换。
8. 新生儿黄疸:白蛋白结合脂溶性胆红素,减少神经系统损害。使用时注意,不应于光动力学治疗同时使用;不应先于交换输血,而是做为辅助治疗方法与交换输血合用。
9. 肝硬化与腹腔穿刺抽液:抽液量<4L 时不应使用白蛋白。一次抽液量>5L 时,白蛋白可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率。EASL 建议给予量为 8 g/L,AASLD 推荐 6-8 g/L。
10. 肝肾综合征(HPS):白蛋白与特利加压素的使用对部分Ⅰ型患者有效,对Ⅱ型患者的疗效不确定。方法为 1 g/kg(最大 100 g)连用 2 天,此后 20-40 g/d。
11. 预防自发性腹膜炎(SBP)后肾衰:多项研究表明,SBP 时使用白蛋白联合广谱抗生素可降低Ⅰ型 HPS 发生率及死亡率。EASL 手册中使用方法为,首日 1.5 g/Kg白蛋白,第 3 天 1 g/Kg。
12. 血浆置换:在大体积置换中,白蛋白的使用是恰当的。大体积置换是指一次置换>20 ml/kg 或一周内连续置换的总量>20 ml/kg。
13. 肾病综合征:可用于急性严重的外周水肿及肺水肿。
14. 器官移植:肾移植后使用白蛋白未被证实有效。肝移植后可能有利于控制腹水及外周水肿,其使用需符合:血白蛋白<25 g/L;肺毛细血管楔嵌压<12 mmHg;红细胞比容>30%。
15. 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白蛋白联合利尿剂可用于低胶体渗透所致的 ARDS。使用 25% 白蛋白 100 ml 注射,6-12 h1 次,持续 24-72 h。
16. 抢救危重患者:白蛋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结论矛盾。目前肯定的是,外伤性脑损伤患者使用可增加死亡率;对败血症及败血症休克的治疗可能有优势。而在其他危重病治疗中,白蛋白并不比晶体液及胶体液有优势。
目前研究证据尚不充分,基于广泛经验认为有效的适应证:
1. 达克龙主动脉移植物术前使用白蛋白预处理
2. 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
目前研究证据不充分,但基于广泛的经验认为不适宜使用的:
1. 严重的低白蛋白血症
2. 即将发生的肝肾综合征
3. 为了增加其他药物的疗效
4. 无并发症的胰腺炎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永久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thumbx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