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城先生的《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陈尚君先生《全唐诗补编》(中华书局1992年),谢思炜先生的《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都收录了白居易《游紫霄宫》诗:

水洗尘埃道味尝,甘于名利两相忘。

心怀六洞丹霞客,各诵三清紫府章。

早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_白居易简介_简介白居易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_白居易简介_简介白居易

“诵”字朱本、谢本作“调”。三书所据皆为宋人桑世昌编《回文类聚》。以此为凭,一些选本也介绍了白居易此诗。(如韩秋白、聂鸿音选注《历代趣味诗选》,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页;安祖朝编注《天台山唐诗总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第342页。)张忠纲先生主编《全唐诗大辞典》格律与流派类专门列“藏头拆字诗”一体,就以白居易此诗为范例(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478页。)

根据《回文类聚》的说法,这是一首“藏头回文拆字体”诗,又称“玉连环”。陆锡兴先生在《汉字民俗史》中指出,“玉连环”体相传创始于盛唐(原文如此)诗人白居易,并引《宋史·艺文志》著录《白氏玉连环》七卷为证,猜测白氏“玉连环”的数量不少,恐怕大部分没有流传下来(商务印书馆,2019年白居易简介,第318页。)至于白居易这首“玉连环”如何拆开,一些环节还引发学者们的争论,主要是“心怀六洞丹霞客,各诵三清紫府章”一联的问题,陈尚君在《全唐诗续拾》中拆为“心怀六洞丹霞客,各诵三清紫府章”,是从上联尾字“客”中取“各”。九十年代,一些注本已经别将“客”字拆为“口”。戎默《白居易的一首文字游戏诗》(刊于《澎湃新闻·上海书评》2019年12月25日)从对仗和版本的角度进一步坐实了“口诵”之说。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_白居易简介_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简介_简介白居易_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

《回文类聚》明万历44年刻本

然而抛开这些花哨的形式,这首诗真是白居易的作品吗?初读这首诗,总感觉不太对劲。首先,其语言习惯与唐人大不同,比如“水洗尘埃”“甘于名利”之语,极少见于唐人诗文中,通过中国基本古籍库海量文本检索可以明证。其次,诗歌的内容可谓“文不对题”“语无伦次”。有研究者说本诗:“白居易的这首藏头诗,描述了自己游紫霄宫的经历,从初到、游览、住宿,最后离开,主要表达了求仙问道的思想。……《游紫霄宫》是一首七律,对仗工整,起承转合自然流畅,语言文字平易通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一般特点,全诗并没有因为运用了藏头诗格式而显得牵强生硬。好的藏头诗就应该这样,本身是一首好诗,运用了藏头方法又娴熟自如,可以增添一层曲径探幽的雅趣,而不是本末倒拨,为藏头而粗制滥造。”(刘华民《中国古代杂体诗鉴赏》,苏州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66页。)

事实上,全诗空洞无物,谈不自然流畅,更谈不上是“一首好诗”。这种纯粹的文字游戏,更与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实践和理论都大相径庭。前引陆锡兴说,《宋史》中著录有《白氏玉连环》七卷,说明白居易曾创作过很多回文诗白居易简介,似乎是比较靠谱的证据。但《宋史》此条后面紧接着是白氏《随求》一卷,注“不知名”。可见这个“白氏”并不是白居易。在《白氏玉连环》前是在黄简《文选韵粹》;在《随求》之后是《重广会史》一百卷。黄简为南宋人,《重广会史》胡道静考其编成当在北宋嘉祐五年到建中靖国元年是十二年间。可见这个《玉连环》七卷、《随求》一卷的作者“白氏”可能为宋人,与白居易无关。

白居易本集流传有序,集外诗虽屡有流传,今人多有辑佚,但其中不少乏伪托,此学者所熟知。今本白居易《游紫霄宫》诗辑自《回文类聚》,较早之版本为明代刻本,此外还有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本、四库全书本。但此书非宋本之旧,且其中存疑、伪托之作不胜枚举,如署名唐太宗之《回文千首》、达摩之《真性颂》,料今人不敢辑入佚诗。

笔者又逐句检索了中国基本古籍库,得清人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十八有《艺文志》有七言律诗《黄龙洞》二首,作者署“无名仙”,注“或云唐人”。第二首作:

白鹤归来岁月长,人间名利久相忘。

心传六洞丹霞诀,口咏三光紫府章。

云里泉流芝草润,山头月近桂枝香。

清游恰欠麻姑在,好约同来醉玉觞。

此诗与所谓白居易的《游紫霄宫》诗颇有重复,但诗意更加明白流畅,而且文题相应。但这首诗没有贯彻落实“藏头拆字”之法。进一步追溯,《黄龙洞》二诗更早见于明人郭棐编《岭海名胜记》卷十二《罗浮山记》,亦署“无名仙”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_白居易简介_简介白居易

国家图书馆藏《岭海名胜记》。明万历24年刻本

其前还有“无名仙”《题上界三峰》《蓬莱峰》二诗,再前为吕洞宾、曹松诗;《黄龙洞》后分别为唐李群玉、宋古成之诗。可见编者似乎认定“无名仙”为唐人。郭棐卒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此书刊刻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较之国家图书馆藏万历四十四年(1616)《回文类聚》为早。颇疑无名氏之《黄龙洞》诗即所谓“玉连环”《游紫霄宫》所本。其伪托路径或是如下:见《黄龙洞》局部“藏头拆字”之体(偶然而为),随改编成全部“连环”之体;又见《宋史》中有《白氏玉连环》之文,遂转而托名白居易以自高其体。就改编、伪托时间来看,明人的嫌疑为最大。只是证据链尚未闭环,姑附此待考,博大方之家一笑。

2023.5.5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加站长微信免费获取积分,会员只需3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thumbx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