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我们可能经常会听到军令状这个词,包括看鉴君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也伴随着无数个为保障KPI达成而摁手印的军令状。但是在古代,军令状完不成,可是要「提头来见」的啊。更不用提生死状和投名状了。
那么这三大状中,哪个更要命?来看看鉴君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
古时三大状,人命比纸薄!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彭程
投名状
传统的文化总是有好有坏的,就如同一些封建社会中的制度一般,总是在朝代的更替与人类的成长中进行蜕变,好的会留下,一些不对的就会真正成为历史,在偶尔的回顾中,才会展现当初它存在的理由。
投名状的本意在古代是简单明了的,就是用来约束个人的忠心,达到增强团体的凝聚力而已。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投名状这个东西的本身出发点就是带有强烈反社会的倾向,所谓的纳投名状也不过是强盗恶霸加入山头的一纸文书,通俗来看就是开出这个条件的唯一目标就是让纳状的人与约束方变成一条绳上的蚂蚱白衣秀士王伦,当事情败露后谁都跑不了。
当然,成功的话,他们也就能够高喝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水浒传中的林冲上梁山之时,白衣秀士王伦给林冲开出的条件就是投名状。
(图)电影《投名状》剧照
意思足够简单,就是下山去随随便便杀个人,摘了脑袋回来就成,这个东西的本意无非是你林冲既然想入绿林做强盗,就先去杀人放火吧,就当是练练手,反正以后的日子里你也就是这么个身份了!
当时的林冲犯了死罪,别无去处,只能是应了投名状下山杀人去了,但从一个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突然沦落占山为王的强人,思想是纯粹还没有跟上来的。面对王伦的三天期限直到最后也没有完成。
可见这个投名状的纸上约束对于一个武人来讲是并没有太大的压迫。
倒是最后王伦自己反而被林冲给砍了,那也是林冲在上山后杀掉的第一个人。
从这个点上,投名状的存在并没有传统绿林故事中的豪气,而更像是阎王桌上的一章催命符,大笔一挥,便决定了普通百姓的生死。
水浒传在某个朝代的被禁也就有了合适的理由。
(图)电影《投名状》剧照
作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马后被改编了一部电影叫做《投名状》。
这也是第一次投名状这纸文书从戏曲和古典文学中脱颖而出,变成现实的演绎。
同样的,投名状这个东西在刺马这个故事中也没有发挥自己的作用,那些纸上的安身立命,同生共死只是利益集团中分布欲望的另类托词。
直到影片的结尾,投名状唯一的存在就是同死而已。
我们先看一下投名状本身的说法,兄弟结义,各杀一个外人,断绝后路,以示忠诚!从此兄弟的命是命,其他的皆可杀!
乍一看之下,清晰明了,就是这辈子除了兄弟,其他什么都无所谓了。
其实写了这东西还是会有相对的起誓,比如什么若违此誓,天打五雷轰,永世不得超生之类。甚至还要斩鸡头烧黄纸,反正是看着挺隆重的,只是路过的吃瓜群众就悲剧了,没招谁没惹谁的就被挂掉了。
作为一种强盗的公正性手段,想要解除投名状的契约状态只有一条路可走。
那就是投军,招安!
(图)电影《投名状》剧照
这是唯一强盗的出路,也是投名状限制不了的地方,不论是水浒传的传统架构,还是真实的晚清刺马,纳了投名状的人,到最后能够选择的路线唯有这一种。
投了军,就是官兵,从此不再是占山为王的强盗。
很多看过水浒的朋友都认为宋江最不该做的就是招安,但在大环境的情况下,宋江在某一方面看的很远。并且主张招安的在梁山上也并不是只有宋江吴用这些,就连被高俅差点坑死的林冲一听到招安都是急忙应和的。
剩下的那些杨志,呼延灼之类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梁山若不易主仅凭借着投名状只能是为祸一方的强盗组织,也就不会有了后来的畅快故事。
生死状
生死状可能是我们更加熟悉的一种契约,它的出现也能够算作是一种时代的催生,也是一种文化体系的衍生性关键结构部分。
其本身意义就是非生死刚烈事不可为之,就是说生死状这个东西是必须要经过慎重考虑的,一旦签下就是白纸黑字的合约,再也无法更改。
最初这个东西的出现都是在武者较技的擂台之上,影视剧中有这么一个表现桥段,其中的台词也充分说明了生死状的价值,有道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签了名字,上了擂台也到了拳脚无眼的时刻,是生是死只能凭本事说话。
电影霍元甲虽然在某些桥段是和历史完全不挂钩的,但有的地方却表现了真实,就如其中霍元甲家里挂满了打拳胜利后的生死状,这是以性命相搏才能留下的东西。
一方面不仅代表了打败一个武师,更重要的意思是代表了一种拳法的厉害,而且在事实上的霍元甲,家中的大厅也是真的挂着这些东西的。
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在那个年代武功的高低你看他拿下的生死状有多少就知道了。
(图)电影《霍元甲》剧照
同样,我们看一下生死状的基本情况,这个契约主要的作用就是充分表现该项目的危险,顾及生命,所立的生死状就是一个在事后的免责声明。
签这个协议的时候,两方必然是完全处在最好的精神状态。
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武林文化,生死状的存在可以说在某个方面遏制了武者的火爆脾气,而在其扬名的清末民国年间里,签这东西的不只有我国的武林人士。
还有一些走江湖的外国人,什么英国大力士,俄国大力气士都在和我们民间武者的比试中要写下这个东西,然而并没有几个真正能打的,大部分一听要立生死状恨不得爹妈多生两条腿都急匆匆的跑回国了,真实的霍元甲就碰到过这样的事情。
到了近代,生死状更是不知道立了多少次,比较出名的在抗美援朝和越战中我国军人都曾立下过。
都是一些英勇无畏的战斗,有些是坚守阵地,有些是抢夺高地,枪林弹雨的时代里,生死状成了军人保家卫国的最美写照。
(图)电影《霍元甲》剧照
那么到了今天,生死状这个东西并没有没落,相反更加蓬勃!
见得最多的就是医院了。
而对于病人来说,签的那一纸也就是生死状!
军令状
如果说投名状是土匪恶霸的一种文化,生死状是武林好汉的拳术发扬,那么军令状就可以算作是其中最为正面的契约精神。
同样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军令状则是少有军旅题材。
最开始接触这个名字,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在三国演义这本巨著。
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三次,一是关羽在华容道放走于赤壁大败的曹操,最后只得回营接受军令状的处置。但不管是什么契约从来都是聪明人玩弄普通人的一种手段。
诸葛亮就是一个聪明人,从小了说,他完全明白关羽太过忠义,并不会杀掉曹操,但一纸军令状就可以将这个世之虎将成功约束。
往大了说,杀掉曹操的话,等于是帮了东吴的大忙,那时候作为兵少将寡的刘备等待的只有灭顶之灾。
于是,军令状既达到了三分天下的大方向,也在内部让不服气他的大将,甘愿低头。
(图)电视剧《三国》剧照
诸葛亮自己本身也是立过军令状的人,在赤壁大战中出名的草船借箭就是在立了军令状之后的行动。但这却充分显示了诸葛亮的自信与绝世的聪明。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此人大智而近妖,曹操团队在某一方面更是推动了诸葛亮的威名。
第三次就是挥泪斩马谡,而这个故事中的主角并不是个聪明人,刘备就曾说过此人不堪大用。但是聪明如诸葛亮都有看走眼的时候,等到杀马谡还带着眼泪。这也是他的识人不明将一个本来没本事的人放到了关键位置,最后反过来还要杀掉这个人。
军令状是古时军人在一场场不容有失的战役中所立的契约,失败的代价就是丢命,可以算作是一种担保证书,却又相对严厉。其主要作用也是和军队作战有着密切关系,是一种主将进行自我加压以增大责任感的手段。
”
(图)电视剧《三国》剧照
纵观历史,契约精神在某一方向上对于忠义这两个字有着严格的把控,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漏洞的存在。
如今的现实中白衣秀士王伦,我们已经看不到投名状,生死状,军令状这样的契约存在,它们有好有坏,但总体上来讲都是和人命鲜血沾边的。
时代会淘汰一些东西,同时也会诞生一些新的东西,或许从这个观点出发的话,这些契约还是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只不过是改了个名字而已,还常常出现在我们的周围。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加站长微信免费获取积分,会员只需3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thumbx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