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早在2008年左右初次得知汉水流域古老习俗—-自死窑。2017年8月在张湾区夏家店(四海新村)探访地名文化时,无意中从胡姓原住民口中得知原夏家店(现煤场)有一道观,道观后山崖有自死窑,后因建设不得知是否还有遗存。2018年8月在鄂西北历史名镇—-黄龙镇得知四大坪山尚有自死窑遗址,便劳驾原住民打听。9月7日在余雪成先生带领下,同区政协李明先生三人探访自死窑遗址。
汉水流域自死窑习俗浅谈
自死窑的传说
关于“自死窑”的习俗传说广泛分布于汉江中上游流域,自死窑又称寄死窑。是古代生产力还不发达时期,农业长时期处于刀耕火种状态,每逢天灾降临的时候食物尤显匮乏。在这个时候人类为了延续生存寄死窑,将失去劳动力的老年人送到峭壁上挖掘好的窑洞,再放上几天的食物,等待老人自行死亡。
《斗鼠记》作为鄂西北民间传说,在上世纪80年代被征集加工后收录于《十堰市民间故事集》,1999年还先入选《十堰市志》,“自死窑习俗”逐渐为现代人所关注。于是有学者拿着故事当史料开始研究了,但是有人缺乏那么一点点常识,还不懂得抽丝剥茧求真去伪,研究跑偏了,也就成为贻笑大方的笑料。
譬如,有人竟然一口认定老人到了60岁就会被送进自死窑等死。那么,一个40岁完全失去劳动力的青年人和一个60岁正值劳力的老年人,面对仅存的食物该如何取舍呢?是60岁的劳动力去等死,然后40岁没有劳动力的人吃完食物再饿死吗?很显然,这不仅违背自然优胜劣汰规律,更是违背经济规律中对剩余价值的取舍。另一方面,远古、中古时代由于食不果腹,人均寿命不过40岁,更是足以说明研究出“60岁”界定是个笑话了。
再举个例子,鄂西北著名历史人物西周时期诗人、贤相尹吉甫,其晚年还乡终老,如若60岁必须送去等死,那么,你猜下他会不会还乡?
60岁?“60岁”界定必然是个笑话。
自死窑的兴起
1975年发现于湖北省郧县梅铺杜家沟龙骨洞的人类化石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大致距今80万年至90万年,时代比北京人稍早,被称为郧县人。1976年发现于湖北省郧西县神雾岭白龙洞的人类化石,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直立人,时代要晚于郧县人,与北京人大致相同,被称为郧西人。
可见鄂西北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栖息繁衍的乐园,从原始的采集野果、使用简单工具捕鱼狩猎,一直到邦国的出现,人类活动均围绕食物展开。甚至进入文明社会农耕时代,人类对食物的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依然形成巨大的供需不足,每逢灾害发生,食物短缺的时候优胜劣汰自然规律和剩余价值取舍的经济规律凸现出来,一些失去劳动力的人首先被送往自死窑等待死亡。
那么,我们可以说自死窑的习俗产生根源在于落后的生产力不能够提供足够多的食物,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古老的习俗关于女性,就是兄弟若有一人取妻,夫亡,则兄弟代为娶之。
自死窑的消亡
自死窑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在鄂西北广为流传的《斗鼠记》中麇国因老人献策取得斗鼠胜利而废除“强制老人送往寄死窑”。这个时间很显然是不足以取信的,因为此时可以食用农作物比较单一,且年产量很低。再者正值邦国混战时期,青铜器多为贵族器具和军队武器,而百姓缺乏有效的生产工具,人民生活依然食不果腹。
自死窑的初步消逝始于两汉,一方面是因为秦汉统一华夏大地后,汉王朝采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混乱的战争状态转变为安定的生活,张骞出使西域虽未取得外交上的预期寄死窑,却从西域引进一些农作物,丰富了人们的食物品种,这时候铁器的广泛应用更是提高了生产力,同样的劳动力可以创造出更多食物出来。另一方面汉王朝“以孝治天下”和“宾礼长老”的治国理念,提升了人们思想道德水平,树立了尊老敬老的传统。
自死窑彻底退出人们生活习俗是在明末清初,一方面中国大地上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市场经济促进社会分工更加细化,食物作为商品在灾难来临后依然可以通过商业手段获得。另一方面是因为世界地理大发现,东西方贸易形成后美洲的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传入,即使在贫瘠山区也能种植食物。这样以来“因食之争”引发的弃老习俗便销声匿迹了。
自死窑的探访
偶然从黄龙镇在地原住民口中得知,镇子北倚的四大坪山上尚有自死窑遗址,这引起我极大的注意。在原住民带领下从十堰市九中正门对面崎岖小路上山,约前行100米山涧有一平地,根据清同治《郧县志》记载有白龙泉,黄龙镇人皆饮用,咸丰、同治年间有县绅余漋廷主持修建白龙庙。可惜在文革时期白龙庙连同庙前魁星阁皆被毁,现有信众砌半人高砖混结构小屋为新白龙庙。白龙泉因荒废多年野草丛深,难以见真容。
继续前行便是一片坟地,在离山顶50米左右的岩壁上发现了两座典型的自死窑遗址,内部空无一物,形制为长方体,人工打凿痕迹明显,内部岩壁平滑,深度仅容纳一人平躺,高度为1米左右。其中一座已被后人用土堆填大半,看风化程度至少是文革前的事情了。因此次寻访已达目的,再加上九月灌木草深的原因,便没有继续找寻其它自死窑遗址。
1950年以前黄龙镇原住民信奉先人入土要“满土”,意思是入土为安,另一方便也是为了打井(挖墓穴)方便,墓地本在四大坪山延伸向镇子的几条黄土梁上。在1950年代后期大跃进开垦荒地的号召下,以及后来的城镇建设平坟运动,墓地才一再向后靠,到了自死窑遗址附近。
自死窑的特点
黄龙镇这两座自死窑证实了黄龙镇古老的习俗,却依然没有给我们更多的答案,没有解开我们心中关于起止时间的疑惑。
根据传说发现的典型自死窑多在陡峭的岩壁上,为此具有这么一些特点也印证了传说的真实性:
一是在峭壁上即可以防水,也可以防止野兽将尸首吃掉或叼走,确保自死者尸首完整性。鄂西北山区自古有山高林密,抬头帽掉一说,豺狼、花豹很多,如不防范野兽,就会像是鲁迅笔下祥林嫂的娃,被狼叼走一般。
二是现发现自死窑绝大多数是空的,棺材、骨骸、随葬品皆无。按照汉民族传统习俗和传说,这些自死者尸首会被家属下葬入土为安。因此窑内多是空无一物,这也是自死窑难以断代的原因了,成为一些专家学者争论焦点。
三是关于典型自死窑的形制基本高不超过1.2米(人躺下坐起不受限制),长不超过2米(古人人均身高1.6米左右),也就是勉强能放一口棺材的大小,正常人是不能够在里面展开活动的。
自死窑的近亲
自死窑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成为热议的话题,于是有人把自死窑的近亲—-崖墓、躲匪洞通通算进来,很显然既是研究的不严谨,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先来说说崖墓,置尸于山崖或岩层中的墓葬,全国范围内发掘的崖墓多为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崖墓有两种,“凿洞置棺”和“插木置棺”。“凿洞置棺”多在中原地区,寻常人家凿洞仅能容一个棺材,诸侯王陵或贵族大墓形制较大,有墓道、甬道、耳室、中室、后室,随葬大量精美器物。考古人员在陕西省旬阳县发现一座洞窟,洞口罕见可有确切年份“开元二十一年十二月造(唐玄宗时期),李思本记”等信息,便有人归类于自死窑,这很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文中明确写道“李母……十一月十五日死,年五八,儿子敬造石人横室一所”。明确指出系李思本给已经去世的母亲开凿,且造石人横室,这很显然已经是墓葬的形制了。“插木置棺”多分布在中原文化周围蛮夷区域,他们在悬崖插木棒,木棒上置放装有尸体的棺材。
再来说说躲匪洞,顾名思义是躲避土匪的洞穴,也有人称为跑匪洞。在古代志书中鄂西北“十年九灾”,百姓生活清苦,万一再遇上土匪就玩完了。尤其是明清两代,志书中记载匪乱使得汉水流域人口锐减,十室九空。每次听闻土匪过境,百姓便往附近山上躲,据险抗匪。山顶上大规模人工筑城的叫寨子,因此造就了今天十堰市境内的山寨文化,寨甚至成为了明末清初的一种行政区划代名词,县令找百姓要到山寨去,这恐怕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特色了吧。躲避土匪的自然或人工洞穴叫躲匪洞,既然是正常人躲匪的洞穴,必然形制稍大,人可以正常活动,有些大的洞穴甚至还有炉灶供烧火做饭,与“一棺大”的自死窑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
怎样看待自死窑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是古人对亲情的思考。死亡一直是人类情感上一种深刻的认知,在自死窑习俗盛行的世代,人们是冷漠还是极度隆重呢?
从自死窑遗址的形制来看,人们宁愿花掉大价钱买金属器具,艰难的在陡峭而坚硬的岩石中凿洞,洞穴还都内部平整。当今机械化世代都不是一件易事,何况当时只有简单金属器具是需要花费多大的代价啊。自死之后尸体再次下葬,可见自死窑这种费时费力的习俗,相比现在直接土葬和火葬习俗更显隆重,更能体现出情感的沉重。为此有人称自死窑为弃老窑,是及其不恰当的。
自死窑这种古老习俗,是自然优胜劣汰法则的结果,世代口耳相传于汉水流域原住民口中。正是因为它的古老留给后世一个大大的问号,当我们深入了解到这种习俗产生缘由后,应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看待,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说它是一种陋习,毕竟古人的习俗比我们更加隆重,毕竟我们不是古人。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加站长微信免费获取积分,会员只需3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thumbx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