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印度(1)
印度的四大分野
在中国,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有着大一统传统的,有着主体民族的,有着共同文化传承的这样一个国家。所以中国虽历经过很多历史的磨难,但我们最后还是屹立不倒,成功的完成了现代社会的改造。
但是这套东西不能套在印度身上,中国不管是经历改朝换代也好,革命也好,异族侵略也罢,结果都是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但是如果这些发生在印度,它可能是粉身碎骨,支离破碎,甚至国家被肢解,从此再无印度。
印度这个国家存在着四大分野:
1.宗教
印度按照宗教可以分为,印度教,伊斯兰教,耆那教,锡克教,佛教,基督教等。
印度85%是印度教徒,剩下的各教共占15%。
所以宗教分野是印度的第一大分野,也是唯一一个能区分多数和少数的分野。
2.种姓
种姓可以被大致分为五大种姓,可以细分至几千个,甚至几万个次等种姓和氏族。
3.民族
民族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形式体现出来,比如印度语是北印度最重要的官方语言,也是印度最大的通用语。东部有孟加拉语,南部有泰米尔语以及各种大小语种上千种。
印度的官方语言有二十多种,这说明印度不同民族的划分是犬牙交错,分不出多数少数来。
(印度卢比上有十几种官方语言)
4.阶层
印度有资本家,也有无产阶级,而且有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富的人有自己的摩天大楼豪宅,穷的人穷到吃不上饭。
(孟买的富人区与贫民窟只有一街之隔)
这四大分野把印度分成了条条块块的小区域,小集体,今天我们来说说印度的宗教和民族。
“宗教博物馆”
印度堪称“宗教博物馆”,因为你可以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任何宗教,各教信徒,甚至一些在发源地都已经消失的宗教,比如袄教(诞生于古波斯的宗教)。
(袄教)
上一期我们结尾说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底层的贱民不反抗高种姓的人?”
因为印度教,印度教有11亿多教徒。由于印度的宗教体系庞大而且混乱,这里我简单总结一下以便大家简单理解,今天的印度教大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吠陀宗教(Vedic Religions)——婆罗门教(Brahmanism)——印度教(Hinduism)
吠陀宗教是充满狂热和迷信的,由祭祀主导的原始宗教。
婆罗门教=脱胎于吠陀宗教经典,饱含思辨而且具备哲学神雏形的理性宗教。
印度教=吠陀宗教+婆罗门教+被梵化的其他印度宗教。
印度教的教义通常包括信仰和伦理两方面,信仰定义人与神沟通的方式,而伦理则规范人与人的互动规则。婆罗门和刹帝利组成统治集团,他们把分级治理的制度封装在原始婆罗门教的教义中,从而规训全社会的贱民、首陀罗们安分守己、放弃反抗,认清婆罗门们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
其实阶层上升的通道也没有彻底堵死,规则制定者“好心地”为贱民们留了一个机会。印度教教义认为人类的灵魂可以轮回,不守规矩反抗统治的人会变成贱民或者动物;相反,只要你此生老老实实吃斋念佛、安贫乐道,把苦痛当作磨练,下辈子就有可能升级为高种姓。
(人与动物的和谐)
要理解印度教的伦理秩序还需要一个很关键的概念——洁净。
首先神自身是洁净的,也喜欢洁净。只有洁净的人和物才有可能亲近神,得到神的祝福和庇护。比如高种姓的婆罗门,比如长在土里的蔬菜。定义了什么是洁净还不够,需要有污秽做反衬。反衬物比如贱民,比如动物的肉,比如接触皮肤的纸。洁净和污秽必须严肃地隔离开,否则难以得到神的祝福。
婆罗门作为神的使者自然是纯洁干净的,他们要避免通婚进来低种姓不洁净的血脉;贱民们被安排处理尸体和污秽,他们是最不可接触的;肉是污浊的,是不能吃的,因此印度越是地位高有文化的人,越有可能是素食者。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里妈妈不允许他爸给两个女儿吃肉,并不是什么动物保护主义,纯粹是因为肉在印度教认知里是肮脏的东西。
尽管印度在1947年独立后在法律上废止了印度教种姓制度,但它在现代印度的实际生活中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佛教和耆(qi)那教
古印度人没有一本正经记录历史的习惯,但是他们流传下来两部现实和神话交织的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一直到佛教和耆那教师祖佛陀和大雄出现时,印度大陆的历史才逐渐从神话迷雾中走出来。
释迦摩尼原名悉达多,出生在公元前约600年的兰毗尼(现尼泊尔)。他是一个雅利安小国的王子,刹帝利种姓。佛教经典告诉我们,此时的雅利安社会已经完成了部落到国家的转化。这些国家间持续交战兼并,到佛陀时期只剩下最大的16个国家和附庸国,可以称为印度春秋十六国时代。
释迦摩尼成长过程中见到了太多人类的死亡和痛苦,当生与死太过频繁时,人们需要宗教为他们提供人生的意义。佛祖认为现有婆罗门教的问题是对普罗大众不够公正,而且太过于强调安于现状,消极地等待来生轮回。
经过漫长的苦修,佛祖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提出了佛教的方案。他接受了人死后精神继续轮回的思想,但是他提供了一个跳出轮回的机制,即为无欲无求的涅槃状态。跳出轮回的机制对于各个种姓的人都是一样的,所以修行方法也是相同的。
(耆那教神庙)
耆那教(Jainia)是中国人不大熟悉的一个宗教,其创始人大雄与佛陀生于相同时代,活动区域接近,都是小国家的王子,也经历过离家出走苦修人生意义。与佛教相比,耆那教为了完全断绝欲望,要主动吃苦摆脱轮回业障。
那教后来衍生出了两派:白衣派,顾名思义教徒只穿一件白袍,表示自己舍弃了人间一起享乐;天衣派更为彻底,拒绝穿任何衣服。后来影响印度独立的圣雄“甘地”身上就能看到耆那教的影子,他晚年只穿一件白袍,过着清苦的生活。
最后说个题外话,虽然印度教信仰人数高于佛教,但是,普遍认为印度教具有民族性限制,多数集中在特定国家印度,因此普遍认为佛教比印度教更适合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体系庞杂的族群
印度的族群有两个概念,民族族群和宗教族群。
民族族群
印度这个国家国内民族很多,有一百多个民族,民族和民族之间主要的,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语言,马拉地人说马拉地语,孟加拉人说孟加拉语印度教三大神,印度斯坦族说印地语……使用人口超过500万的非官方语言有14种,还有超过2000种方言已被辨识,乱了去了…
印度至今为止,没有国语(national language),只有官方语言(official language)。
与中国有国语(普通话)不同,印地语只是印度第一官方语言(远不如汉语普通话在中国的地位),但并不通行于全国,其他地方性的官方语言有多达21种。很多印度人可能只会说本土官方语言,未必会印地语。而英语这种前殖民地语言就成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虽然英语在1965年起已经终止了其唯一官方语言的地位,但其在全印的通用性要远超过印地语,更别说印地语本身就深受英语的影响。
所以,印度有多少种语言,基本就有多少个邦(类似于我们的省,但印度是联邦制,不是中央集权制),同样的语言分成一个邦,如果一个邦里有两种语言,就把一个大邦拆成两个小邦,说同样的话的人在一起,这就是印度所谓的“语言联邦主义”。
(印度也没有统一的文字,路牌都是多种地方语言)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标识,但看起来就清爽很多,国语,民族语,英语,一目了然)
所以我们经常会遇见一种很奇特的现象,几个印度人用英语而非任何一种印度本土语言相互交流…
第一是因为他们可能不是来自同一个邦,彼此语言不通。
第二是因为彼此邦的语言具有极强的排外性,说印度语的鄙视说泰米尔语的,说马拉地语的瞧不上说印地语的…
宗教族群
印度不只在语言上有着明显的族群划分,在宗教上也有着明显族群差异,比如住在旁遮普邦信奉锡克教的锡克族,北方邦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
(如果你看见一个带着头巾,留着胡子的印度人,那他很有可能就是锡克族)
而说到宗教族群就不得不提印度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印度第二大教派,印度的穆斯林大约2亿人。
历史上,穆斯林统治者在主导印度次大陆的数百年时间里,让大批印度教徒皈依伊斯兰教,造成的血仇和矛盾一直延续到当代。印度独立后,政府推行多元主义宪政基础,不以宗教和族群划分。期间虽也爆发多次大规模印穆冲突,但总体上矛盾有所缓解。
(德里苏丹国全盛时期版图印度教三大神,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两大不同信仰群体在印度次大陆已共存了14个世纪之久,早在伊斯兰世界的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拉伯民族就开始进入印度腹地。随着11世纪崛起的突厥人在印度的武力征伐,伊斯兰教在印度迅速传播。1206年,出身奴隶的突厥人库特布丁·艾伊拜克以德里为中心,在北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家。
(印度著名景点“泰姬陵”,有着浓厚的伊斯兰建筑风格)
在征服过程中,穆斯林对印度教和佛教遗址进行了大肆破坏,并强迫当地民众改宗伊斯兰教,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对非穆斯林群体进行了非公正对待,而这就埋下了此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种子。
随着近代以来印度被英国殖民和整个伊斯兰世界的衰落,穆斯林群体的社会地位在印度不断降低。而人口占多数的印度教高种姓阶级,却因为很快掌握外语而迅速进入殖民当局的行政和决策圈,这导致穆斯林群体和印度教低种姓者越来越处于社会底层与边缘地带。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社会地位最终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即使不是英国插手,印巴也是大概率要分治的。
扫码关注
每周更新不重复
关注博主不迷路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加站长微信免费获取积分,会员只需3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thumbx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