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道街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

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道街

“龙市”的名字听起来有些霸气,这个位于隆昌西部10余公里的古镇在明代中叶便已经建场,因周围山峦形似五龙,故有此名。

场镇虽小,却是当年自贡井盐通过陆路运往隆昌和重庆等地的重要一站,早期的明代移民在这里扎根建场,开店经商,各业逐渐发展繁荣,并在清康熙年间开始达到鼎盛。

说起此地早期的明代移民,与元末义军领袖湖广随州人(今湖北随县)明玉珍有关。他本是红巾军头领徐寿辉部下,因不满陈友谅杀徐后自立为帝,也在巴蜀自立为王,建立了大夏政权。其子继位后不愿归降明太祖朱元璋,明洪武四年(1371)因实力不济为明被灭。

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道街

盐道街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

其实,四川早在宋元战争中便失去了大量人口,土地多变荒芜。明玉珍的十余万军队与随之而来的湖广农民入川开荒务农,加上战后为了控制巴蜀局势,部分明军和家属也就地屯田镇守,明中央通也发动移民开发巴蜀,算是 “湖广填四川”的开始。

明清战争及张献忠起义令四川境内人口锐减,清康熙到乾隆时期又有不少广东、湖广、江西和福建的移民迁居至此,龙市面貌再度繁荣。

盐道街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

盐道街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

↑静静的龙市河(上)和盐道街(下)。

当年的井隆古道承担着自流井(自贡)到大安寨、仙滩、牛佛、龙市沿途各地到隆昌的运盐作用盐道街,同时也肩负有隆昌、荣县等地的粮食以及重庆的日用工业品运往自贡的任务。

龙市的移民除了从事盐业运输和交易的营生,也有不少做起其它行业的生意。场镇中茶馆、客栈、米店、酒坊、酱园、铁匠铺、裁缝铺、当铺等各业蓬勃发展。晚清时已有盐道街、上正街、下正街、横街子和新河街等多条街巷。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道街

盐道街的一个拐角连接着棉花巷。

盐道街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

↑狭窄逼仄的棉花巷还住有几户人家。

民国时场镇中的茶馆超过40家,方桌有15张以上的大型茶馆有鼎和公、玉庆公、天庆公、隆庆公、丁家祠堂和中兴社等6家。今日据说有20家上下,不过老街中尚存的茶馆屈指可数,更多的则遍布于外围的新街之上了。

↑老街的茶馆所剩无多,客人也稀疏无几。

盐道街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

↑响石镇一家古法制作酱油的作坊。(网络图片)

客家人酱油的制作工艺在这里已经传承百年,老街中还可以找到老字号酱园,产品有酱香浓郁,酯香突出,不加色素的特点。

当年客家人将此工艺带入隆昌,清代的县城及响石镇便创办了多家知名酱园,而龙市的余家酱园和张家酱园也同样闻名遐迩。这些昔日的酱园已经成为历史,制作工艺则传承下来。

隆昌全市现有大小酱油生产企业及作坊40多家,美美、山古坊、天一等是省内乃至国内知名的品牌。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道街

盐道街121号龙市酱园是家老字号,出售的是美美牌酱油。

很多商铺如今已经移去了新街,龙市老街仅余几家小饭店、酒坊、茶馆、裁缝店、竹器店、纸火铺和杂货铺,却因为鲜有顾客帮衬显得生意清淡,门庭冷落。

沿路的宅院多已闲置,不少还成为危房。居民们大多搬去了周围的新街,那里高楼林立,商业气氛浓郁,生活更为便利。龙市镇逢农历一、四、七赶场盐道街,市集主会场也改设在外围人群聚居的新街。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道街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道街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

↑老街上不同时期的建筑和一些商铺。

寂寥的老街除了零星住有几户人家,生活着一些留守老人和孩童外,平日少有行人来往,游客也更是鲜见。随着古盐道的衰落和会馆宫庙的消失,场镇曾经的辉煌也销声匿迹,随风而逝了。

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道街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

盐道街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

古街在解放后曾经按路段更名为和平街、生产街、劳动街等,而今又恢复旧名,以盐道街称之,东南一侧尚有一条狭长的棉花街与之相连。

这两条老街长达500米,两侧保留了大量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依旧原滋原味。一条宽约丈余的青石板路婉转迂回,上下起伏,依稀可见的纹理满载了岁月沧桑。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道街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道街

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道街

↑老街古建筑的雕刻局部。

场镇旧时有“三宫一寨八寺庙”之说。当年的移民在此处修建多座会馆,包括两广人的“南华宫”、湖广人的“禹王宫”及江西人的“万寿宫”。八寺庙则是川主庙、东岳庵、崇佛寺、席马庙、大云庵、叶家寺、普照寺和云龙寺。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道街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

盐道街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

盐道街盐道街东段上的宫庙如今已是渺无影踪。

“三宫八庙”遍寻而不得,“一寨”则尚存部分遗迹。龙市场镇东面五里外有一福庆寨,此寨在一处山坡之上,占地近300亩,过去曾是坚固的堡垒。

清初四川地区多次爆发反清起义,咸丰年间,居于此地的匡、邓、罗、薛等大户商议集资修建城寨以图自保。采用当地青石加夯土筑墙,高4米,厚1米,四面建有寨门,城墙上修炮台、碉堡,有一福庆庙。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道街

盐道街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

↑福庆寨老建筑大多已经破败消失。(网络图片)

寨中生活设施也相当齐备,计有农田百亩、水塘三口、水井若干。正街长300米,南街长50米,沿街建有不少商铺和民居,清末人口已过千。

1920年川滇黔战争中滇军曾攻破寨堡进行过劫掠。解放前夕乱世时周边乡人为求自保纷纷入寨,购买武器自建武装,寨内人口顶峰时近2000人。

解放后多数居民返回自家土地务农,福庆寨因此人口锐减,庙宇也改建为学校。文革中拆除了寨墙,石料为镇中修建学校、粮站及堤塘所用,寨子最终仅匡家旧宅和南街有部分残迹可寻。

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道街

龙市镇中其它宫庙建筑大多毁于上世纪中后期,不是拆除便是挪用改建。大致是南华宫曾开设过龙市小学堂和第一小学,川主庙创办过龙市高等小学堂。盐道街中的鼎和公茶馆原是法国人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建的天主教堂遗址,后来还曾作为龙市袍哥总公社聚会议事之所。

这些旧时的公共建筑如今已被民居和校舍取代,无从辨识了。

老街两侧的老房子则大多保存了下来,多是砖木结构小青瓦川南民居,有单层的,更多为两层,上宅下商,前店后宅,有些屋后还有小天井和四合院。一条10余米宽的龙市河绕镇而过,河畔一侧的民居也有部分采用了吊脚楼样式。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道街

↑鼎和公茶馆是老街最热闹的茶馆,已有百年历史。

盐道街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

↑河边的一些吊脚楼应该是由旧时的木建筑改造而来。

走在老街上,文革语录随处可见,银行、邮政、供销社、幼儿园的老门牌仍在,而单位早已改迁新址。盐道街东段83号有一座闲置的黄复生故居,门上还挂着隆昌县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隆昌2017年县改市)。

盐道街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

盐道街上的龙市银行旧址。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道街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道街

盐道街中的黄复生旧居与普通人家并无二致。

2008年当地政府还在龙市滨河处修建了复生公园和复生纪念馆,便是为了纪念镇中的名人——辛亥革命先驱、民国革命家黄复生先生。公园中有一座人物石雕、几通碑刻及一栋西洋风格的两层青砖小楼,黄复生当年回乡疗养时曾在这里处理公务。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道街

↑复生公园内的黄复生雕像和民众教育馆。

黄复生(1883-1948年)原名黄树中,龙市人,1904年毕业于泸州川南师范学堂,1905年加入同盟会,受孙中山派遣去横滨学习化学,研制炸弹。1907年初回川组织革命活动,曾任同盟会四川分会会长,在川南永宁组织起义。他曾在一次制作炸弹中失事重伤,治愈后改名复生。

黄复生一生可谓出生入死,组织参与过多次刺杀清朝官员和反动军阀的行动。包括端方、奕劻、载沣及袁世凯、徐宝山、郑汝成等六次行动,还两次被捕入狱。

这些暗杀行动所需的炸药均出自黄复生之手,其中1910年3月他与汪精卫、喻培伦合谋在北京银淀桥暗杀清廷摄政王载沣的事件广为人知。可惜实施时因行踪提前暴露,黄与汪被当局逮捕,喻则逃亡香港。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迫于压力释放了黄、汪二人。

盐道街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

↑以暗杀为革命手段的同盟会激进青年:左起黄复生、汪精卫和喻培伦。

汪精卫出狱后没有再次积极投身革命,最后还成了汉奸。相反,曾是汪精卫、蒋介石革命战友的黄复生,则和他们分道扬镳,因维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反对内战,成为中共的朋友。

黄复生声名显赫,曾代理四川省长,川东道尹、国民川军总司令、靖国军援鄂第一路军总司令等职, 1926年当选为国民党第二届中执委,后任立法委员、国策顾问。后期因反对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受到排挤,1948年病逝于重庆寓所,终年65岁,国民政府追授其为陆军上将。他在重庆杨家坪亦有一处旧居,死后安葬于九龙坡。

盐道街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

↑位于重庆九龙坡的黄复生墓。(网络图片)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道街

↑龙市河上近年新建的“复生桥”。

盐道街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

为了纪念这位革命先贤,龙市陆续恢复和修建了故居和公园,古镇中类似“复生桥”、“复生路”、“复生塘”的名字不可胜数。人们用这种方式来赞颂与铭记他,也是一种对文化和传统的传承。

西北场口有一座建于乾隆六年(1741)的龙市大桥,当年是古盐道的必经之处,也是龙市的重要通道,桥梁曾在宣统元年(1909)进行过改建。

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道街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

↑明代始建的龙市石桥今日仍旧人来人往。

桥身全长20余米,宽2米余,桥面以长约3米、宽0.6米的石板作桥板,设七墩八孔,两侧有石栏杆,中间四个桥墩塑镇津兽雕像。

由于历史久远,桥梁风化严重,石兽也遭到破坏。兽首雕工浑厚质朴,看起来似龙的外形,只是上部多有缺失,形象均不完整,艺术价值大打折扣。

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道街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道街

↑石桥经历多年风雨,已经写满沧桑。

四川境内河流密布,类似的龙形古桥颇多。龙市镇30公里外泸县境内的一座龙脑桥闻名遐迩,桥身有四龙、二麒麟、一狮、一象的雕刻,造型生动,工艺精湛,1996年此桥便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若是时间充裕,推荐一观。

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道街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

↑泸县龙脑桥现在已开发成为景区。2013年摄。

来此访古寻踪,自然应当选择赶场之日。平日闭店歇息的商铺多会开门迎客,赚些日用银两。附近居民也聚集而来,采购些食品杂货。平日一向肃静的老街这时候多了一些人气,依稀看到些昔日繁华的影子。

盐道街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

盐道街_盐街道小学东湖校区_盐街道中学怎么样

↑古老而静谧的盐市街。

时过境迁,场镇辉煌难再,像街头那些摇摇欲坠的老屋,虽然终将成为过去,却是人们心里最值得珍藏的乡愁记忆。(完)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加站长微信免费获取积分,会员只需3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thumbx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