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知道创始人

国内最受年轻人喜欢的「知识服务」自媒体柴知道的创始人他也是一个年轻的90后CEO,创建了北京 哥白尼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今天分享的主题,叫如何做出具有传播性的短视频?整个方法论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我们要有用户思维,能讲出这四个字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

我认为自媒体其实是服务业是以内容为载体,以平台为渠道,服务用户从而解决用户的需求。如果用户看得起我们,就可以获得流量、粉丝国内最受欢迎的视频网站,或是品牌认同,进而获得商业变现的机会。

一切服务都要从用户的视角去思考,用户的需求,触发并指导我们的内容供给。

那么用户到底需要什么呢?

我们今天讲兴趣,讲赛道。汽车、足球、母婴、美妆、旅游等维度上的分类,是一种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式。这是用户、市场、文化、产业发育和进化的结果。但我们今天讲的是背后的人性需求。

这个时代什么都在变,但是人性不变。洞察人性是一项基本功。在这个理论层面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是对人性的洞察,越是金字塔底层项目,越是人的需求。对于内容生产者,“内容服务”这种形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哪些呢?

国内最受欢迎的视频网站_7v视频欢迎您的p光临_欢迎视频记录美好生活

(后台回复“线上八期”获取完整课件)

第一层,情绪快感。

7v视频欢迎您的p光临_国内最受欢迎的视频网站_欢迎视频记录美好生活

对于绝大多数人,最主流的用户看内容的目的,是一种情绪快感。用户需要通过这种精神消费,达成情感体验;通过这种最直接的刺激,分泌多巴胺。在消费内容的过程中,人们的情感找到宣泄的出口,也找到一种归属感。

其实我们今天看新闻就是这样的,都多少人真的在乎真相,有多少人追求真理?人们只是用“表达自己追求真相”,通过表达“我希望这个社会怎样怎么样”,实现感情,的宣泄。这个例子就太多了,大家可以随意打开一个社会热点新闻,看看下面的评论区。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站在自己预设的立场上,说自己想说的东西,并认为事情就如自己想象的那样。人们只是看自己想看的东西,相信事物就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用户关注娱乐明星或者喜欢球队,也是同样的道理。所有这些,都是用户寄托情感的一种载体和手段。

我认为这是第一层——情绪快感。在这层上,人首先都是动物,其次才是人。用户都是这样,你我也一样。因此,谁能熟练掌握这一层,就能获得绝大部分用户,以及他们的大部分时间。

我们看卡思数据,今年2月份,将所有的PGC进行排名后,前十名的播放量数据分析。其中的排名1/2/3/5/6/8的PGC,都是能够直接满足用户的情感体验,甚至成为情感宣泄的出口。《圆桌派》和《晓说》,在内容格调上相对较高,情感相对较弱的节目,在播放量上就会与其他节目有数量级上的差距。

(卡思数据2018年2月总榜排名)

第二层,获得社交货币。让用户获得社交货币,能让用户在人际关系中加分。

有人调侃,一个人如果出国旅游,要是没发朋友圈,那等于没去。人们在社交中能够取得的心理满足感是绝大的,我们愿意为了获得社交货币付出很高的成本。我们绝大多数人,内心深处都是这样的,我们能够意识到这种动机的存在,但可能往往意识不到这种动机是多么强烈。我们曾经做过围棋、冰壶规则,用户有多大程度是真正想要了解这两个项目的规则,满足求知欲?又有多大的程度是想要通过了解这两个知识,来获得社交上的信息优势,从而获得社交货币的?或许很多人两种动机都有,但如果让我来判断,从统计上来说,第二种动机,是远远大于第一个动机的。

优越感是人在社交中,最需要的社交货币。李诞在他的脱口秀课程中,表示幽默的主要手法就是给听众创造优越感。如果你能让你的用户,在观看的过程中,或者看完之后获得优越感,在社交中获得更大的主动权,那你这个内容就做到了服务用户的需求。其实很多《papi酱》的吐槽就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她把生活中一些人的做法,夸张地表演出来之后,让用户觉得她们很可笑,从而让用户获得了相对的优越感。相对于“我平时看不惯的人”的优越感,这是一种巨大的动力。你的内容,一定要触发用户的想象,要帮助用户在社交中获得优势,获得优越感。

第三层,现实中的实用价值。

用户观看视频,投入时间和经历换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解决用户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给生活上带来安全、方便。

比如《罐头视频》教你一些生活小妙招,那么用户的心理动机,就是她预期看完之后,能自己做料理,很美味。再比如我们的期内容,介绍hpv疫苗有什么用,适合什么人打,那么这个信息就对用户很有用。用户就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去接受你提供的信息,甚至愿意主动传播这样的内容。

这个动机就比较简单——有用,这里不做过多阐述。为什么排名在我的分析中排第三层?这个有用国内最受欢迎的视频网站,是需要理性去分析,调动思考和记忆的,因此用户需求就比较小。而前面两个都是人的本性,因此在需求还是弱一些。

第四层,认知追求。有人追求认知本身,了解更多。新的信息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消费,或是投资,他们没有明确的回报,但是了解世界本身就是价值。

这种内容消费,不太会产生短期的因果关系,不能看了就会怎样。这是种相对长期的投入,这种需求是相对较少,这也是我们传统媒体人所梦想一种精英状态。

在这种话语体系里,人们就是要关注世界大事,需要了解科技进步,需要辩证地认识方方面面,需要体会文化之美。这个需求,属于世界上的少数人,多数人只是在生活。借用马东在《十三邀》中接受许知远采访时的言论:这个世界上只有5%的人,有兴趣了解过去,认识世界。而另外95%的人只是在生活而已。

非常幸运,我们今天还是可以在榜单上看到,《圆桌派》《晓说》《透明人》这样对世界进行观察和思考的节目。我们相信,在消费升级的时代里,这样的提升认知的节目,能够继续保持它的一席之地。

以上这4层,就是我认为内容消费用户的马斯洛需求。

国内最受欢迎的视频网站_欢迎视频记录美好生活_7v视频欢迎您的p光临

或许在今天,一些媒体人会非常痛心:“这个世界怎么成了这样,原来由专业人士生产的深度内容,没有什么人看,反而一些垃圾内容、标题党充斥着市场。这不是劣币驱逐良币,时代的倒退吗?”

那么从本质上来说,可能新闻不是人的需求,它是产业发展进化到一定程度所形成的一种内容形态。我们今天喜欢将内容进行分类:娱乐,体育,财经,科技,搞笑,等等。

为什么是这样的分类?我认为无论是喜欢汽车、足球、电子产品、美妆护肤、旅游,不论喜欢在各种各样的平台上看什么样的内容。归根到底,人们都是用这样的方式,服务自己的内心,在满足自己作为一个人的需求。

我们作为创作者,要通过什么样的内容,满足用户什么样的需求,是需要考虑的。在内容创作者的视角中里,用户不仅是用户,而是需求的集合。

这时候又有人说:“你这是不是太low了,你的理想呢,情怀呢?一味迎合用户,看看这个市场,被你们这样的人弄成什么了?”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不认同一味迎合用户的行为,就是标题党、打色情擦边球的行为。我们要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寻找自己的行业赛道、内容范式、可持续成长性、还有商业化闭环。我说的这些,是我理解的用户行为的规律,我们并不绝对迎合这个规律,但我们必须了解,必须以此来检视我们所做的事情。

其实我们所做的知识服务,恰恰是比较偏阳春白雪的。以上就是,我对做内容这件事情的理解。一言以蔽之,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不要自嗨。用“用户”这把尺子来度量自己,也不要粗暴地、不加思考地批判用户。

接下来分享下我对另外两个玩家——用户和平台的理解。

内容创作者是整个行业生态中的一个元素或者层级,仅此而已。当我们想要融入这个生态系统,在这之中生存或者取得发展,除了了解用户之外,还要对生态中的另一个玩家,也就是平台,有深刻的理解。

因为你我,只是这些流量平台上的节点而已,我们要了解平台的规则,熟悉平台的玩法,抓住平台的红利。自媒体、平台、用户是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对于视频自媒体,我对平台是这样分类的:

7v视频欢迎您的p光临_国内最受欢迎的视频网站_欢迎视频记录美好生活

(后台回复“线上八期”获取完整课件)

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玩法,比如新浪看点这样的兴趣分发平台上,大家看什么内容,基本取决于是否对内容感兴趣,而不是这个内容是谁做的。

在兴趣分发平台的生态逻辑中,做什么比怎么做要重要得多。也就是说,想要在兴趣分发平台上获得更好的流量,就要在标题、封面上下很大功夫,包括新浪看点在内的平台,都有详细的教程,这些起标题的技巧非常重要。

这是一个机会,现在流量的价格越来越高,淘宝和京东都采取了很多措施,想要将用户导入并留在自己的平台。那么内容就是一个天然的流量。今天我们注意到,内容在淘宝和京东上的战略层级越来越高,淘宝首页、淘宝京东底栏Tab都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图文、视频,你甚至也可以订阅所谓的自媒体。这预示着,电商和内容之间,传统的沟壑正在弥合。

新浪看点现在有一个媒体电商功能,可以实现电商和内容的沟壑弥合

当然,今天电商平台上的自媒体可能比较早期,整个市场还没有那么繁荣。我们做了一个实验:我们在京东上发布的玩具视频,点击量很低,每个视频都只有几十到几百的点击,只有平均有百分之十的人看了这个视频之后,点击到视频下方的购买链接中。

回到“如何制作受用户喜欢的视频”这个主题,我们到底要怎样做内容?即便各位的赛道不同,但还是存在一些共性。

1.不要做用户已经知道、完全不知道的内容,要做好像有点知道,但又不太知道的内容。

国内最受欢迎的视频网站_欢迎视频记录美好生活_7v视频欢迎您的p光临

比如拿我们的数据来举例:《英国为什么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微博视频播放量1300万)、动车与高铁有什么区别?(微博视频播放量1800万)、《清明节为什么会下雨?》(微博视频播放量1000万)。

这就是处于,用户似乎知道,但又不太知道的认知边界。市场检验后的用户数据也都比较好。相反,一些用户已经知道的东西,或者和大多数用户生活八竿子打不着的内容,比如《什么是暗物质》(微博视频播放量180万)、《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微博视频播放量120万)的数据就差很多。

2,要让用户有获得感。不一定要真的获得,但一定要有获得感。获得很难,但获得感可以用技巧满足。获得感这个词,是《奇葩说》的几位辩手在谈到内容付费时提出来的概念。获得感的标准,就是最好要有金句,要有点睛之笔。

3,把用户当做小朋友,要努力吸引注意力。要时刻担忧用户会不会走掉,并想办法留住他们。要用一个相对吸引人的手段,并且时刻保持这一点。

4,要提供认知坡度。不要有思维和信息的跳跃,要在每一个细节拷问自己,用户看到这里能不能看懂。

5,让用户感同身受地觉得需要这个东西。能让他recall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需求或经验,不要架空话语体系

6,单一线性叙事,不跳跃,不反复。列出一二三,而是线性地完整讲了下来,这样用户更容易接受。

7,尽量少让用户做“记忆”或“提取刚才的记忆”这两件事。不要先抛出一个概念,然后讲了一会儿别的内容,再用到前面那个概念,“你还记得什么什么吗?”大多数用户根本不记得。

8,关键内容之间的逻辑性,不要那么强,要留有容错率。尽量做到,即便用户只断断续续看了一半的视频,也能看懂。

当你知道一件事的时候,其实很难想象不知道时的心理状态。但所谓的用户思维,就是要尽量地打破这种心理定式,强行让自己去理解,一个普通用户,到底是怎么看这个视频的,在看的过程中,心理是怎么变化的。

如何玩转新浪看点?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加站长微信免费获取积分,会员只需3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thumbx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