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国宝级文物,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画的一幅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的绝妙之处在于它作画的手法,以及细致程度,画里详细地记录了当时北宋都城的城市情况和老百姓的生活状况,见证了都城汴京当年的繁荣,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状况的真实写照。
它的作者张择端是宋徽宗时期的宫廷画家,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
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清明上河图赏析,整幅画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
据齐藤谦的《拙堂文话.卷八》中记载,这幅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有各色人物1643个,动物208只。
画中人物多,但衣着各不相同,且神情各异,加上人物之间的各种活动,可谓是惟妙惟肖。
宋朝时,清明节上河是民间的风俗,就像现在的节日集会,人们都出门参加商贸活动。
整幅画分为三个部分,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
多年来有不少人在研究这幅国宝画作,还将画放大很多倍来研究细节,观察画上的每个人物具体都在干嘛。结果,放大100倍后,人们发现一个有趣的人物——一名男子趴在树下,且动作举止颇为尴尬。
清明上河图是设了浅色的,于是,能看到那名男子的穿着。
看他的姿态,一动不动,应该是在树下乘凉时睡着了,但是他的下身,却露着腿,只穿了一条红色的、似内裤的小短裤。
在那种封建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保守,能在公共场所如此暴露,当时的社会环境是何其的开放啊!但是张择端既然画的出来,是否说明这就是北宋真实的社会环境呢?
然而在这名衣冠不整的男子旁边,坐着的人穿着正常朴素,周围的人也是衣冠整齐,这么强烈的对比,难免令人感到讽刺和质疑。
质疑的人表示,这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制度,即使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张择端也不应该呈现出来,毕竟很不雅。
反对的人认为清明上河图赏析,张择端只是选择了写实,人间百态就是这样的,没必要藏着掖着。
只是,即便放到现在这样开放的社会,在闹市穿内裤睡觉,也不是正常的表现。
再来看看画的局部有什么。郊外,汴京东北方向有支骆驼队,小桥旁边有几户农家小院,小院旁还有农户养牲口的圈。
还有迎亲队伍,花轿的后面还有挑夫挑着肉在售卖。汴河里有船只往来,岸边有工人在卸货。
还有一处有趣的细节,也是一名男子,只见他一手端着两只碗,另一手拿着两双筷子,在人群中走着,想必是哪个酒楼的店小二外出送餐去了。
人们形象地称他为北宋的外卖小哥。
其实,除了这流于表面的闹市繁华,张择端还在画中暗藏了一些消息,来暗指繁荣下的危机,以繁荣和危机的同时出现来讽刺北宋晚期的社会矛盾。
于是又有人称清明上河图为“盛世危图”。
比如,画中当街受惊失控的马,旁边人来人往,很是危险,但似乎没人在意百姓的安危。城门防守涣散,城墙上一个守卫都没有,连躲避的墙垛都没有。
还有,北宋朝廷注重消防,汴京当时的人口有137万之多,城内有8厢120坊,建筑基本都是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是非常严重的。
于是朝廷在每个坊设立一座望火楼,以便观测火警,但画中的望火楼也空无一人。可见当时朝廷的腐败。
还有河中运货的船只,很多是商人的私船在运粮,可粮食应该由官方把控。那朝廷的官船哪去了呢?宋徽宗喜爱花石到了疯狂的地步,为了方便运送花石还专门同意王黼从浙江开通了一条运送花石的路线,搞的民怨四起。
宋徽宗贪图享乐,纵容奸佞蔡京和王黼,对国防和民间疾苦都熟视无睹,导致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整个北宋的统治岌岌可危。
但宋徽宗十分爱好画画,这大约也是张择端选择用画来讽刺当下统治的原因吧。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加站长微信免费获取积分,会员只需3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thumbx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