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_论语六则翻译及原文_论语六则翻译

论语六则翻译_论语六则翻译及原文_论语六则

论语六则翻译及原文_论语六则翻译_论语六则

[玫瑰]学而会讲

–总序–

(一)“学而会讲”大事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者,《论语》之首章,开宗明义也。不明《学而》,无以读《论语》。然此三十字之精义若何,学人二千年争论未休也。

庚子四月,雅言开启《论语·学而》章之学习。

春夏讲读,先生命弟子会讲《学而》章,各发其论,深入解读,历半年有余。其间由弟子发论,先生评点,凡72场。有从字源切入释其深义者,有从四书精义贯通以经解经者,有结合自身经历以明学习之道者,更有弟子寻遍古今书籍与时人讲座,以考诸家观点者。解读宏富,评点精深。又有众弟子担任编修,汇总“学而会讲”所涉古今注疏以及弟子阐述之观点,详加考订,梳理成文,名曰《历代学而章注疏提要》。目前由弟子再加精修,务使严谨,不日将公开发布成果,以飨学人。

九月综述 ,先生命弟子穷尽《学而》章学术文献。由弟子遍寻知网论文 ,将众学者观点归类整理,综述成文,名曰《知网上的〈学而〉——1936至2020》,以填补相关研究之空白。

十月正读,先生将于孔子圣诞(推导之日)与黄侃先生祭辰,正读《学而》章,至此,学而之传承经义将昭明于天下也。

(二)知网与《学而》

知网者,中国学术研究必查之总数据库也。汇集历年中国学术文献、部分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学术研究成果和资源。弟子搜索关键词“学而”,穷尽知网所收录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内相关文献300余篇,采录146篇。时间跨度从1936至2020,历85年,文献字数过百万。

纵观所得文献论语六则,对于“学而”章的解读思路、角度多样。学者们主要从文本解读、意义扩展、思想高度探究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方法包括查询分析古人注解、综合其他科学哲学进行理解等,或对《论语》文本进行语言学、文本结构等方面的分析,或对夫子的抱负、心态进行揣摩,都给出了自己观点与结论。

本文对诸文献进行了分类综述,雅言正音公众号将分七天连载,读之可鸟瞰我国学术界对《学而》章的研究全貌。

论语六则翻译及原文_论语六则_论语六则翻译

01

论语六则翻译及原文_论语六则翻译_论语六则

课本及其它常规解读《论语•学而》

论语六则_论语六则翻译_论语六则翻译及原文

本类文章,学者对《学而》章的解读较为常规,理解较为简单,以学校教学观点为主。此类观点最为大众所熟知,即今日各类教辅等资料当中普遍能看到的解释,以及对语文教材所涉及的该章内容的解读:

陈锡斗和高原[1]在对课文收录该段落的归纳中认为这一则内容是说学习的方法、乐趣和态度,并常规地将“时”字给出了“按一定时间”和“经常、时时”两种理解,将“朋”简单理解为“志同道合的人”,将“人不知”理解为不被了解。

李春芳[2]在同一课文的备课指要中提出夫子把学习当作人生乐事是与政治抱负相联系的观点,并提出“学”“习”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学习的快乐等观点,从而引导学生树立为“四化”勤奋学习的大志。

王保泰[3]将《学而》章表述为讲学习的愉快,友谊的珍贵,律己的修养,认为其重点在启发人们好好学习,巩固知识。

吴高民[4]综合当时语文教材,解释“习”为“练习”,与“学”的意思相对。认为既然“有朋自远方来”是来探讨问题、共同学习的,那么就应该允许他人“不知”。

高颂民[5]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解释为:学习(文、道、《诗》、礼)并在一定的时机躬亲实践,内心不也惬意、舒畅吗?

孙丽[6]辨析人教、苏教两版语文教材,将“学而时习之”理解为“学习了就经常的演习或实践”;“人知己”的含义是了解自己的政治才能,并请自己出去为官从政,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论语六则翻译及原文_论语六则_论语六则翻译

张恭敏和彭贵昌[7]结合遗忘曲线对《学而》章进行了理解,强调了时时复习的重要性。

杨晖[8]则单纯强调了“必须喜欢学习”并以之为乐。

刘玉潭[9]将“学而时习”简单理解为时时温习。

王尊政[10]也进行了简单的常规解读,未有新意。

任世贤[11]对于“时习”简单强调了珍惜时间和预习、温习、复习的重要性。

朱依群[12]对文本进行了常规解释,认为“学”并不仅仅包含需要温习、练习的学问,而“习”也并不只是温习、练习的意思,并表达了这句话体现了夫子科学的学习和教育思想、值得现代教育借鉴的观点。

王翼成[13]、罗文博[14]都对《学而》章进行了简单的理解和体悟式解读。

郭建昕和郭孝文[15]将之理解为保持乐观的心态。

徐永辉[16]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进行了常规解读,认为其揭示了教学的内在规律。

论语六则_论语六则翻译_论语六则翻译及原文

谢建丽[17]进行了“学习结合”的常规解说。

朱承[18]进行了常规解读并认为《论语》首章展现了“愉悦”在人生各种场域中的可能性。认为保持“说”、“乐”或是“不愠”的情绪,对于人们在探索世界、发掘心灵、应对朋友或者遭遇误解时始终凸显仁者气象,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朱兴祥[19]认为“乐”是教学的重要内涵之一。其观点为:《学而》章与教材所录其他章节互为影响,彼此生发,活学之乐,互学之乐,德才兼具的修身之乐论语六则,氤氲出“乐”的芬芳。

参考文献

[1]陈锡斗,高原.《论语》六则浅释[J].承德师专学报,1983,(02):23-24.

[2]李春芳.《论语》六则备课指要[J].语文教学通讯,1983,(03):10-14.

[3]王保泰.《论语》六则[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07):31.

[4]吴高民.《论语·学而》新解[J].许昌学院学报,2004,(01):133.

[5]高颂民.《〈论语〉十则》注释商讨[J].语文教学之友,2006,(09):28-29.

[6]孙丽.“学而时习”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30):22-23+81.

[7]张恭敏,彭贵昌.孔子的学习心理思想初探[J].南都学坛,1982,(03):32-36.

[8]杨晖.串联归类比较分析——教学《六则》的一点想法[J].江西教育,1983,(02):34-35.

[9]刘玉潭.学而时习,温故知新——中国古代教法学习札记[J].渤海学刊,1985,(04):86-87.

[10]王尊政.《〈论语〉六则》精讲导读[J].语文教学通讯,1986,(01):17-18.

[11]任世贤.学而时习——电大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内蒙古电大学刊,1990,(01):49-20.DOI:10.16162/j.issn.1672-3473.1990.01.018

[12]朱依群.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略论孔子教育思想[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4):45-47.

[13]王翼成.跟孔子学做人做事做学问——《论语—学而篇》选解[J].华夏文化,2005,(03):54-56.

[14]罗文博.学习的最高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J].学习月刊,2010,(12):89-90.

[15]郭建昕,郭孝文.学而时习 经世致用——《论语》学习观对校长修养与工作的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5):56-58.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1.05.008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加站长微信免费获取积分,会员只需3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thumbx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