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旅游归话”,关注本账号
提示:中国国内有许多类似花木兰、梁祝等等的传说,他们有很高的知名度,如何规划,把民间文化传说变成现实的文化旅游产品,黄陂木兰景区 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归纳一下有四点经验:
第一,深挖史料,把传说落地。确认了花木兰的故里在黄陂,时间上推到汉代,这是一个扎实的史料发掘过程,从遗址、 古人诗词发现,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是很难做到的;
第二,结合资源特点、区位优势、消费趋势准确定位景区的产品,规划单位把黄陂确定为:木兰故里,休闲黄陂,有传说的因素,也有自身资源,结合的很好;
第三,结合传说,细化产品,使得花木兰幼时、战时、隐时都有对应的产品,有一根文化的主线把不同的产品穿起 来;
第四,对规划有很好的执行力,这主要是地方政府主动协调和投资商的积极配合,使得原来没有文化关联的景区凝聚成一个大产品,实现共赢。以上这些对如何 做好景区提升、做好全域旅游都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黄陂木兰 从传说到传奇
——黄陂木兰文化旅游区5A景区规划提升侧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一首诗歌传唱千百年,一位英雄感染世代人,一个形象铭刻万众心,一种文化凝聚中华情。
今年2月6日,国家旅游局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式启动,武汉市黄陂区凭借木兰文化园“四景一线牵”的大旅游发展格局,脱颖而出,成为首批示范区之一。2月8日,国家旅游局领导到木兰景区对厕所建设予以肯定,行业目光再次齐聚木兰。武汉黄陂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区到全域旅游强区的蝶变,其成功的秘诀到底在哪里?
花木兰 原本是个传说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花木兰乃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首,她忠孝节义、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家喻 户晓。这些故事流芳千古,首先得益于《木兰辞》这一北方民歌,明清以后,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再创作,花木兰的艺术形象日臻完美,迄今为止,上演过木兰戏的有 京剧、越剧、汉剧、昆曲、秦腔、平剧、黄梅戏等20多个戏种。上世纪50年代,豫剧大师常香玉主演的《花木兰》一经巡演,便成为脍炙人口的诗篇;《木兰辞》被选入中学课本后,更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所诵颂;1998年,美国迪斯尼将花木兰的故事改编成动画片,花木兰事迹和形象被搬上了世界舞台,誉满全球。
千百年来,花木兰有口皆碑,但关于她的姓氏、故居、出生年代,史书并无确切记载,民间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故而木兰故里之争历代有之。正如木 兰文化研究专家徐鹏先生所言:“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有人说是谯郡人,有人说是宋州人,有人说是黄州人,有人说是商丘人。”此外,还有“韩”姓木兰是 四川阆中人、复姓“木兰”是鲜卑族人等说法。
综合来看,木兰之争,其主有四,即安徽亳州、河南虞城、陕西延安和湖北黄陂。陕西延安花源屯村有花家陵山、花木兰墓等多处遗址;河南虞城也有木 兰祠、木兰墓、将军坊等遗址,并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黄陂,即黄州,虽有明《木兰古传》所载“木兰将军黄郡西陵人也”成为湖北黄 陂人“与木兰同籍”的佐证,但碍于遗址景观不比花源、品牌影响不如虞城,在竞争伊始,并不占上风。
随着旅游业由资源驱动、市场驱动,迅速迈入形象驱动的发展阶段,“花木兰”这个家喻户晓的形象品牌也更具诱惑力,木兰故里之争便愈演愈烈。直到 2014年11月,国家5A级黄陂木兰文化旅游区正式挂牌,“木兰故乡在黄陂”之说,才算一锤定音,千百年来的木兰传说也终于有了实实在在的依托!
黄陂木兰 是一个旅游传奇
1988年,黄陂撤县改区,当时黄陂区发展在武汉市各县区中是较为落后的。期间,由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15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在木兰故里“修 木兰胜景、扬木兰精神”的活动,奏响了木兰文化复兴的序曲。随后,《木兰传说》成为国家级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易中天、余秋雨、李学勤等100多位文化 学者,共赴黄陂讨论研讨木兰文化。但是,这一时期形成的木兰文化只具有诠释意义,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顶多是文化上的认可。即使后来部分落地,也多是以文 造景,其效果是生硬的、浅层次的和不系统的,既没有文化活化、体验化和产业化,更没有形成热点旅游景区。进入本世纪,黄陂举行了多届“中国武汉木兰文化 节”,算是“木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新的有益尝试,但这种形式也只是旅游的一种营销策略,对木兰文化旅游的实质性提升,聊胜于无。
为寻求旅游发展的新契机,武汉省市各级领导把“木兰品牌”的塑造提上工作日程,黄陂区委、区政府更是将“十二五”黄陂旅游发展格局定为“一区一 城一带”,其中“一区”即北部木兰生态旅游区,旨在整合木兰文化相关景区,通过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树立“中国木兰”国际旅游品牌形象。2012年 底,黄陂区政府当机立断,审时度势,从北京请来江山多娇规划院的原群教授,为黄陂旅游把脉问诊,并委托江山多娇承担《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及创 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的编制工作,黄陂旅游自此开启了全面升级之路。
针对木兰文化园项多年来的发展困境,原群教授指出,园区5A的创建的重中之重就是为黄陂“正名”,有了名,就有了文化,就有了实。
随即,一场木兰争夺战悄然打响。规划团队经过深入考察和调研发现,木兰属于汉朝文帝时代,古籍《木兰奇女传》云:“木兰,姓朱,为湖广黄州府西 陵县(今黄陂)双龙镇人”,而黄陂双龙镇(今木兰山北之姚集镇大城潭村)中发现了许多六朝的文化遗存,另在木兰山北坡立新店又有将军坟,还有依稀可辨的 “敕建木兰将军墓碑序”文字。《黄陂县志》记载:唐武宗会昌三年,杜牧游木兰山,写下了韵味深沉、清丽动人的《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 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其诗境正是黄陂木兰山的木兰庙。另外,《木兰辞》中的“唧唧复唧唧”之“唧唧”并不是简单的象声词,而是黄陂本地方言……
依据这些史实、史料、史迹,原群教授郑重提出,木兰是汉代人,家在黄陂,亦即黄陂乃木兰之真故里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一时间黄陂名声大噪。有了木兰文化的黄陂,通 过“主题定位”、“景观提升”、“品牌树立”三个抓手,使景区的景观内涵和品牌辨识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以至于,台湾著名学者张觉明在考察黄陂时发出“木 兰故里既不在安徽亳州、河南虞城,也不在陕西延安,更不在四川阆中等地方,而是在湖北黄陂”的感慨。
一、从文化定义到主题定位
主题定位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关键,它决定着旅游的发展方向。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审前提是景观价值的认定,主要包含资源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所涵盖 的观赏游憩价值、主题强化度等9个方面要素,其关键是对于现有景观资源的价值提升。对此,需要通过深入探析、分层剥离、创意整合和萃取提炼,甚至是再造策 划,科学系统地提取木兰文化景观文化要素,使木兰文化主题强化,使景观价值最大化。
作为旅游顶级品牌的国家5A景区,其景观价值标准是:具有排他性、垄断性、唯一性,且是同类同质景区的标杆。换句话说,在同类同质景区中,谁成 为国家5A景区,谁就是标杆景区。鉴于此,黄陂木兰旅游区的规划提升战略是:结合木兰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品牌突出、交通区位便捷等特点,以木兰文化为 主题,以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原和木兰云雾山四个4A景区为主体,完善景区内外基础设施,建设连结四景区的交通体系,提升景区品质和服务水平,使旅游 区“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和“商、养、学、闲、情、奇”新拓展六要素更加完备,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游客开启 更加舒心、更加惬意的木兰“四景环游”之旅。
自然风光吸引人的眼球,人文景观震撼人的心灵。黄陂木兰文化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已是家喻户晓,其传奇性强,受众面广,认知度高。鉴于此,江山多娇规划院提出“木兰故里”这一主题形象定位,无疑对景区推广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江大湖大武汉,好山好水好黄陂。黄陂自然风光旖旎,景色迷人。看山,这里有国家地质公园、千年宗教名胜木兰山;戏水,这里有幽谷美景、浪漫山 水的国家森林公园木兰天池;踏草,这里有华中唯一的草原风情景区木兰草原;赏花,这里有坐拥十里花海、万亩杜鹃的木兰云雾山。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草 原、木兰云雾山汇集了黄陂最优质的生态资源;另外,黄陂毗邻省会城市武汉,生态休闲游更契合城市人的诉求。江山多娇规划院与市场主需求高度契合,又将旅游区定位于“休闲黄陂”。
“木兰故里,休闲黄陂”的形象定位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既体现文化与生态的融合,又实现了品牌与市场的对接,为景区的宣传、建设提供了正确、精准的导向。
二、从文化串联到景观提升
黄陂区主打“木兰”品牌的旅游景区(点)多达20余处,由于旅游资源缺乏整合,文化档次低、规划不统一,几乎是各自为战;且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 严重,缺乏精品项目。针对黄陂各景区发展参差不齐、文化纷乱无序的状况,该规划紧紧把握了时间、空间和文化三大主线。提取木兰文化因子,以木兰出生、成 长、征战、归隐的人生历程为内在线索,将木兰天池、木兰草原、云雾山和木兰山四大分散节点串联起来,丰富木兰文化内涵,提炼木兰文化精神,打造一条特色主 题线路,使景区“形散而神不散”。同时,在挖掘人文内涵之余,注重文化的表现形式,强化旅游互动,增设大量集文化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于一体的休闲娱乐项 目,活化木兰文化,再现木兰事迹,让游客能听得见、看得着、摸得到,身临其境,耳濡目染。
对四大片区通过充分的文化探源、佐证、演绎、整合和提升,进行景观再造和产品创新:
木兰天池——童年木兰的外婆湾
花木兰在此拜师学艺并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在木兰天池重建木兰外婆家,策划设置景观雕塑,营造木兰拜师学艺、练剑削崖时的场景,再现童年木兰的生活场景。
——推出滑草、攀岩等拓展项目;
——开展诗画山水休闲项目,如船游天池、步游天池等,意在打造“童乐”天池:
……
木兰草原——少年木兰的习武地
木兰在此骑马射箭,练就一身武艺;后来,木兰边关征战12年,凯旋时,一群仰慕她的将士,追随她回归故里,并留居在此。可以说,木兰草原成就了木兰将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战功卓著、荣归故里、忠孝两全的美名。
——依托白鹭湖丰富的水资源,打造小型溪流项目,并在湖中设置景观小品、微型人工岛等,烘托白鹭湖的整体景观效果;
——开发草原湿地资源,根据时令特点交替种植花卉,打造四季花卉景观;
——建造蒙古包风格建筑,作为室内演艺活动场所,将民俗舞蹈、歌曲、蒙古摔跤等相关演艺一一呈现;
——策划“天籁之音”草原K歌秀;增设木兰练兵场,再现木兰英勇奋战万马奔腾的场景;
……
木兰云雾山——暮年木兰的隐居地
古书《木兰奇女传》云:“木兰代父从征,可谓孝矣;立功绝塞,可谓忠矣;转战沙漠,累大功十二,何其勇也。忠、孝、勇三字,如日、月、星三光, 虽曰昭明,然最忌云雾弥天,晦日无光。木兰,木兰,须要晓得女子之所重者在节。”因木兰隐居而得名的木兰云雾山,也许是“云雾弥天”的隐晦表达。
木兰云雾山“花海”
——黄陂享有“泥塑之乡”的美誉,黄陂泥塑工艺已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云雾山“黄陂泥塑民间艺术馆”,打造全国唯一泥塑工艺展示地——黄陂泥塑博物馆;北有泥人张,南有泥人王,将泥人王村打造成黄陂泥塑工艺文化村,鼓励家家户户开展泥塑制作、传授活动;
——云雾山是木兰将军归隐的地方,也是见证木兰唯美爱情的场所,在杜鹃花海深处打造木兰隐居处所,让游客体验“不识‘云雾’真面目,自缘身在‘花海’中”的微妙乐趣;
……
木兰山——身后木兰的瞻仰地
“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木兰与山名俱在,山并木兰争万古”。明代诗人徐臣颐用诗表达木兰山与木兰文化的关系。木兰不受朝禄,乞归故里,侍奉双亲,死后葬于木兰山北麓。为纪念这位巾帼英雄,便在此山修建了木兰将军墓、木兰庙、木兰将军坊等,以供世人朝拜。
——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对佛教寺殿区、道教宫殿区进行改造,重点打造木兰殿、木兰将军坊、玉皇阁等,复建木兰将军墓;
——修复木兰山石景园区域登山步道,开展登山运动项目;
……
围绕四大节点,主要打造“五区一环,一区一品”的旅游格局。五区,即:一级游客中心——前川旅游综合服务区;木兰天池——木兰梦幻童年体验区; 木兰草原——木兰戍边文化休闲区;木兰云雾山——木兰隐居文化游览区;木兰山——木兰寻根祭祀朝拜区。一环,即:黄陂北部旅游黄金环线。通过“钓台道—— 木兰大街——黄陂大道——G318——火塔线——环湖路——长塔线——黄土路——十石线——石泡线——祁泡线——黄孝公路——钓台道”一条110Km的环 线道路将五片区串联起来,按照生态休闲绿道的标准对环线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并增设木兰文化景观节点;同时,增加旅游服务相关业态,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带动 了区域经济发展,这与当下“全域旅游”的概念不谋而合。
三、从文化产品到旅游品牌,再到全域旅游
品牌效益一鸣惊人
2012年12月28日,《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及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编制完成,得到黄陂区委、区政府、专家和 旅游局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认可和肯定。经过黄陂区政府和四家景区全力以赴、紧锣密鼓的实施建设,2014年11月21日顺利通过国家AAAAA级旅 游景区评定验收,跻身中国最高等级旅游景区行列。2015年1月,在第四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入围“2014十佳度假区”。
经济效益立竿见影
在创AAAAA的两年间,黄陂区游客接待量连续保持30%以上的增幅,其中2013年黄陂区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 亿元,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2014年全区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1.4%;旅游综合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21.7%。
黄陂成功迈进AAAAA时代之后,就迎来了“开门红”的良好局面。2015年元旦小长假迎客28万人次,同比增长3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8512万元,同比增长28%,冬季旅游市场不冷反热,创造了又一奇迹。“五一”黄金周期间,全区共接待游客109.96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2015 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实现跨越式发展。
社会效益全域富民
后5A时代,黄陂区充分发挥黄陂旅游“党政主导、企业主角、农民主体、品牌主打、行业主管”的“五主模式”成功经验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 布局,全面提档升级,打造“中国一流、中部一绝”的国家5A级景区,实现黄陂旅游大跨越、大转型、大发展的蝶变,先后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中国十佳旅游区(县)”、“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区”、“中国最具活力的老区生态旅游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旅游强区”等称号。5A品牌提升了117个村庄村民的整体素质,进而提升了整个景区的精神气质,景区居民彻底摒弃了“乱倒、乱扔垃圾,乱搭乱建房屋设施,酗酒打麻将”的 不良习气,村村为旅游,家家想旅游,30万人干旅游,从而有效改善了景区环境,塑造了良好品牌形象,成为中宣部、住建部、农业部、水利部、文化部等多部委的农村农民产业转型的先进典型,全域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黄陂木兰文化生态5A景区,为黄陂区甚至大武汉地区发展带来强劲的品牌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目前,全区已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4A 级旅游景区4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4家,这种高密度、高品质旅游景区集中于一个区县在全国不多见。配套的各类宾馆酒店63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2 家、三星级4家,另有3家五星酒店在规划建设之中,还建设星级农家乐479家。黄陂区已经形成了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全域旅游服务体系。
四点连一线,终得木兰开。在全域旅游的发展浪潮中,在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指导下,黄陂披荆斩棘,敢为人先,正在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跨向旅游新时代!
转自:第一旅游网,图为木兰景区提供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加站长微信免费获取积分,会员只需3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thumbxmw